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学文档 教学文档

天净沙秋思教案_天净沙秋思教案逐字稿

tamoadmin 2024-08-15 人已围观

简介1.天净沙.秋思2.《天净沙·秋思》作品鉴赏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天净沙·秋思5.《天净沙 秋思》-之上课记录6.天净沙·秋思 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7.《天净沙·秋思》赏析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体会两首

1.天净沙.秋思

2.《天净沙·秋思》作品鉴赏

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天净沙·秋思

5.《天净沙 秋思》-之上课记录

6.天净沙·秋思 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

7.《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教案_天净沙秋思教案逐字稿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2)

 抽二中等学生接力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二、导入新课,讲解体裁(2)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三、学习《天净沙秋思》

 1、听录音后学生齐读(2)

 2、先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调控)(8)

 1)第一句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渲染了一种什么样气氛?

 2)小桥流水人家与思乡之情有什么关系?

 3)旅人处在怎样的环境中?

 4)本曲用了哪九个景物来渲染悲凉气氛的?

 3、抽签提问,其他小组不同意见者补充,教师评价,落实加分和扣分的奖惩。(7)

 (1)“枯藤”点明秋天,“老树”点明秋,“昏鸦”暗示傍晚。这句渲染了游人思乡的'寂寞悲凉的气氛。

 (2)看到别人的“人家”想起自己的家,却回不了家,更添思乡之情。

 (3)这一道难度稍大,可请一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一简单描绘,以此来创设情境。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自由朗读二三次,集体朗读一次,后男女生对背(每人一句)(2)

 5、抽中二中下生背。(1)

  四、分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3)

 2、教师简要讲解:(1)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8)

 (1)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4、自读两次,抽若干人背。(2)

  五、课堂探讨:(5)

 学生通读全部课文后,提问: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

 例如:望弄清影怒聚等等

  六、堂上练习(2)

 《掌握语文》P135之4、P136之5

  七、布置作业:(1)

 A、默写五首诗词

 A、完成《掌握语文》P135之达标自测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诗天净沙·秋思,欢迎来参考!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赏析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与此曲感情比较相似的还有 杜甫 一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更被王国维称赞其秋思为小令之最佳者。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 夕阳下, 乌鸦归巢, 小桥边,农人回家; 而荒凉古道上, 瑟瑟秋风中, 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 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 全曲不着一"秋", 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 不用一"思", 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枯藤老树昏鸦,” 小令伊始,由近处着笔,“在一株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就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展现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藤”、“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立即从字里行间油然升起,笼罩在读者心头,再加上平仄的转换与音韵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两字一顿,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老、昏”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息闭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线也跟着带向远方,一组充满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高度紧张的情绪也因此一缓,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这既是对远处风景的诗意描绘,也表现了漂泊的诗人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在平仄的运用上,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组合方式,语调也因平仄的转换而显得欢快与和缓起来。“小桥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为描写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千古绝句。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笔锋一收,又将我们从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中拉回到无奈的现实里来:古道萧索、西风凋零、瘦马宛然,无论情愿不情愿,喜欢不喜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迹天涯的孤行苦旅还得继续。“仄仄—平平—仄仄—”,音声一变,气息也由舒缓再次转为短促,显示出诗人的激愤的情绪,我们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紧张起来。 “夕阳西下—,”“平平平仄——”我们的心再次被诗人揪起来:落日西逝,暮霭笼罩,颠沛劳顿的诗人今夜会宿在何处?明日还将去往何方? “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此时愁苦之情溢于言表,是一种浓浓的离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诗人发出一声仰天浩叹,就此作结。 “伤心的旅人,在遥远的异乡漂泊流浪。”是伤心?是孤寂?是悲哀?是无助?还是无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这既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怀与嗟叹,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有力质问和无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来,纯用白描手法,仔细揣摩,却又满是比喻象征。用词之精炼准确,结构之精致巧妙,寓意之深刻广泛,实为罕见。

 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天净沙·秋思》作品鉴赏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讲析]

这是一首散曲。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又分为散套和小令两种。散套,又称为“套数”。散曲是一种便于清唱的抒情韵文。

曲和词一样,都是配合音乐的长短句。曲分散曲和杂剧。

曲牌,有的和词牌相同,如:念奴娇、风入松等。有的和词牌不同,如:山坡羊、叨叨令等。有的和词牌同名而异实,如:满庭芳、哨遍等。每一种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都有其基本的定式。如:天净沙、属越调;山坡羊,属中吕宫;哨遍,属般涉调。

小令,是散曲的一种,又叫“叶儿”,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也像句子长短不齐的小诗,可以单独成篇。

散套,由两个以上同宫调的曲子,按一定规则联起来的套曲,相当于现代的“组曲”。

本曲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这是马致远的一首名曲,也是元人小令中的绝唱。五句二十八字便把一幅苍凉的天涯游子图尽现于读者眼前。

前三句写景,作者构思十分灵活巧妙。

如果你用静止的眼光去看,这三句话构成的是一个画面,画面上有九种不同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去想象,去描画那藤与树的干枯、苍老之态;那群鸦栖落枝头的不同动态与声音;那小桥流水的山村野景;那西风古道上可怜的瘦马……

如果你进入诗的意境,仿佛自己骑在瘦马上,在黄昏中顶着西风一步一步地往前行进,用动态的眼睛去看,那么,这三句话便构成了旅途中不断映入主人公视线的三幅画面:一棵枯藤缠绕枝杈的老树上落满了暮归的乌鸦,黑压压地一群,发出瘆(shèn)人的叫声,让人心头一紧,悲凉凄惶……;又听见流水潺潺,走过小桥,一户人家柴门虚掩,炊烟袅袅,这别致可人的乡村小景,让人心中倍觉酸楚,思乡之情愈浓愈烈……;此时,你对那孤独地跋山涉水,行走在漫漫古道上的游子心境便有了深切而真实的体验。

后两句即景抒情,一个愁闷孤苦的游子形象构成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图。“断肠人在天涯”,引起了读者内心情感的强烈共鸣。前面三句蓄积的郁闷低沉的格调在此宣泄得淋漓尽致。“断肠人”三字极真极切,可谓传神之笔,除了情境的连贯,作者构思时极为注意景境的承接转换,“夕阳西下”,语言直白自然,既承首句的“昏”字,又交待了时光在游子行进的步履中逐渐消逝,为末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特写提供了阴暗的背景,谱写了全曲哀婉悲怆的格调。

全曲用笔凝练老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相融,意味隽永。前三句18个字,极工极对,一字不可改,一词不可换。全曲四句,皆可咏唱,皆可入画。字字句句如泣如诉,感人肺腑。不愧为曲中的精品,小令中的绝唱。从头至尾给人一种“悲情美”。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先生正是因为“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而将景语与情语巧妙地融为一体,不露雕琢,自然天成。无怪周德清先生称《天净沙·秋思》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下面是其作品鉴赏,欢迎阅读: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作品鉴赏: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谥。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天净沙·秋思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天净沙 秋思》-之上课记录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青山遮不住悲秋。秋,易使人 悲叹,伤心泪涟涟;秋土悲,秋女怨,九曲回肠的碎心曲,让人揪心。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应突袭。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

望秋野之悲凉气氛、“枯藤老树 昏鸦”,荒凉凋谢的蒿草,孤枯败落 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 时不交运的“昏鸦”,呱呱呱,声声催 人心魄,把秋日黄昏的氛围一下子 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

冷冷清清,座落的小桥,似给旅 人铺路,又似让旅人沉落。路漫漫其 修远兮,官宦仕途又几何。零汀的 人,纶巾青衫,满身风尘,踽踽独行。 “流水”“人家”,似喜似怨;万里原野, “流水”是意境,“人家”是夙愿,却难 赋深情,一双哀淡的秋目,拂袖欲断 水,愁绪任横流。驿站飘失了,残留 的“古道”依然通向天际,功名利禄, 仕途失意,难耐凄凉,是是非非,融进 萧萧悲凉的“西风”。瘦弱羸马,驮着 书卷,催着旅人,行吧行吧。人生失意常八九,文人的落魄,漂泊的流离,谁道世事不唯艰?

上段三句十八字,九个名词连 缀成不涂浓墨的书画,亦无一个虚 造硬加的词,不同的景物天衣无缝 地和谐地造化在—起,不得不令人 拍案道奇。这种音节和谐、情景交 融、妙含无垠的小令曲,故有“枯藤 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 誉,的确委实不过。

倘若只有这九个名词,岂不是遭后人“怡其笑矣”?

一组组巧妙的结合,伏着千万 思绪惆怅,笔锋一转,漂泊者的坎坎坷坷,深层的意境,跃然跳出,一幅 精美绝伦的古画浮在眼前!夕阳傍 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萧凄凄,无声似有声:“断肠人在天涯”,顿时令人拊 胸掩面哽咽,潸然泪下,泪悲情亦痛,化景为情,情从景出,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

“悲落叶于劲秋”,秋古来触发 深思。光阴如梦,往事堪嗟。马致 远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 十余载,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 场,退而隐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现实的体验、愤 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 满。饱腹之学,无所用之。失意、痛 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只能用枯 秃的笔,痛吐出来,倾诉出来。

意深,含蓄无限,玩味无穷;调高,心驰物外,意溢于境。是境,是景,水融,情景映衬;是意,是情;相辅相成,相济相生。怪不得王 国维在《人间词话》曰:“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有境界而已。精品,不可不读;美文,不可不品。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天净沙·秋思 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 秋思》-之上课记录

?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又一种大放光彩的文学样式。

? 七年级上册第4课的最后一首是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前三句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列了9种意象演绎了一种凄凉、悲伤又孤独的氛围,冷色调的配彩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好在马致远是个构图高手,冷色调图画里渐渐地染上了一种似在眼前又恍惚遥远的夕阳色彩,夕阳努力地眷恋着大地,也暖暖地打在那条古道那匹瘦马以及那个流浪到此的那个游子的身上。全曲哀景乐景皆有,相互配合又相互独立,共同给游子染上了思乡之情。

1、上课伊始,简单地介绍元曲的概念以及分类,明确这首属于小令。和词的形式一样,一般我们常见的词或者曲的格式都是词(曲)牌名+题目,题目有时是作者加的,有时是后人为了区分同一个曲(词)排名而选择首句作为题目。

2、请学生们用自己习惯的朗读方式朗读一遍,明确下古诗词的朗读需要放缓节奏,在朗读中揣摩自己的思想情感。

3、学生自主填词。

板书上只写了前三句中出现的“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这9个字,学生有些纳闷,老师为什么不按照课文将前面的词语写好呢?这里我穿插了现代汉语中出现的短语结构知识点(该知识点之前已经普及过,主要是因为配套的练习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有一道题目是分辨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并列短语),既然文中是偏正短语结构形式,那么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给9个意向加形容词,1班从开始就选择了青藤、绿树、乌鸦、大桥、流水、我家、大道、春风、肥马,大家一起连起来读了一遍,发现共同选择的词语构成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之景,和马致远构图的秋景图截然不同。3班是直接按照马致远的风格进行填词,老藤、枯树、寒鸦、断/灞桥、死水、别家、衰/幽道、冷风、马,连起来一读,压抑的感觉扑面而来,但选择的词语构成的图景依旧没有马致远选择的词语让人震撼。

接下来就开始分析这9个词语。

枯藤—枯萎,没有生机 老树—衰老,光秃秃 昏鸦—回巢 叫声不断

小桥—顺水而建 ?流水—有点生机,向前流 人家—温馨闲适的

古道—衰败破旧 ?西风—萧瑟 寒冷 瘦马—人也瘦,一直在漂泊奔波

逐个分析完这9个意向,我们可以得知:一条破败衰败的小路上,一匹瘦马旁的那个瘦弱的他风尘仆仆赶到这儿,眼前见到枯萎没有生机的枯藤缠绕着一棵衰老的树,树上听见阵阵乌鸦鸣叫声,好像在交流一天遇见的一些事情,那个人牵着那匹马踱上那座小桥,桥下流水潺潺一直不回头,抬眼望去,临水而建的这户人家传来阵阵的嘻嘻哈哈声,烟囱上还飘着阵阵烟火,此时的他的心里会想什么了?

如果说前三句只是单纯的展现出某个地点特定的景色,那么这3句绝对不会称为经典,马致远用了冷色调的景物让人心里一寒,笔锋一转,他交代了为什么这个游子所见的景象是这样的,于是来了个暖色调的“夕阳”,夕阳把余光洒遍万物,包括这里的各种景物。其实“夕阳西下”这句话应该放在开头,这样夕阳西下,游子在流浪的情景就出现了。

天涯的那个游子到这个地方看到的这些实景,撩起了他的心里的伤痛:马致远和中国历史上很多的文人骚客一样外出求是,经历伤别,又在一个万物凋零、死亡的秋天看到秋天本色,加上眼前的那一幕温馨的家庭相聚图深深地刺激到他,离家多年却一直碰壁,满身才华得不到展现,只能漂泊在外,此情此景让马致远有苦道不出,只能寄托于诗词中寻找慰藉。用时间地点人物来给这幅图取个名字即为:天涯夕阳游子思乡图。

这首元曲也配合了中国文学史常见的主题:伤别、悲秋、思乡情感。

至此这首元曲就这样简单得上完了。

课下让他们背诵白朴的《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赏析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著名的散曲小令。以往的评论大多着眼于说明该作品是如何地表现秋的萧杀与人的落魄,而对作品中意象间衔接连贯的心理机制进行阐释的不多。本文拟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也许有助于加深对这篇小令的理解。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作者往往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对语言单位进行合理布局。在《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并列使用了九个指称不同事物的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巧妙地将其组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幅秋野黄昏行旅图。然而这九种貌似杂乱无章的事物堆砌在一起不仅不显得松散,而且在传情达意上十分神妙,将秋野旅人悲秋思乡的情怀表现得深婉动人。这组在认知上非常离散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之后,何以能奏响一曲和谐的悲秋思乡曲呢?其中的奥妙可在人的认知心理机制上找到答案。

任何事物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的不断运动中,且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空间上的前后、左右、上下等关联。作品中这组意象群虽然在形式上没有任何衔接的纽带,但从人类的认知经验上讲,它们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顺序性,即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一起出现的若干事物在语言中也往往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无需任何联系而同现,如藤缠于树,鸦栖于树。小桥、流水、人家在人类的认知经验中也是有联系的,有桥必有人,有人必有水。古道、西风、瘦马亦是如此,马行于道,西风拂襟。这些空间上关联性和顺序性较强的事物的同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知识背景中是常有之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人类的认知经验和民族的认知心理。

普通心理学认为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其中按空间顺序感知客观对象的叫空间知觉。人类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知觉活动不断地与外界发生互动的,然而这种知觉的认知活动往往需要依循认知对象的空间顺序进行。这首小令就很好地依从和体现了空间知觉的有序性规则。

小令中的九种事物可以分成两组:枯藤、老树、昏鸦在视觉上由下至上垂直延伸,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视觉上以地面为参照物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一个二维空间平面。以图示之,则是:

这个二元向度所形成的网络,实际上也就是作品中的意象在组合时所蕴涵的空间顺序关系,即多个非连贯性意象单位根据知觉到的事物的先后顺序关系。这种由视知觉习惯所形成的空间顺序关系,逐渐形成人类的认知经验,最终凝固成为某种认知心理。这种空间顺序关系,是作品中意象衔接连贯的认知心理基础,是各意象有机统一的纽带,它把本有不同属性、不同组成部分的知觉对象感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使之整合为一个有序的图示背景。小令中“枯藤”至“瘦马”九个意象就是按照这种空间顺序关系衔接整合的:诗人正低头走路,发现了蔓在路边的枯藤(或者是枯藤绊到了脚上),顺着枯藤看,发现枯藤缠着树干,老树上枝丫稀少,树叶尽落,树杈上结着一个粗糙的老鸦巢,显得格外显眼,一只归巢的乌鸦停在巢上,断断续续地哀号。诗人放眼一看(叙述顺序变成了向水平方向发展),不远处有座小桥,桥下溪水缓缓地流淌,小溪旁边有几间茅草房,也许还有缕缕的炊烟。古道依旧,夕阳垂照,寒风拂襟,瘦马怜人。可见,上述意象的衔接,利用了基于人的空间知觉习惯而形成的由下至上、然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空间顺序关系,使得整个叙述过程就像是一位高明的景物摄影师在拍摄晚秋的风光短片,先用近镜头拍摄近景,镜头不断向上抬的同时又不断向远处拉伸,然后再往两边摇动。总之,诗人用上述先纵后横的空间顺序关系,把貌似杂乱无章堆砌在一起的事物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野黄昏行旅图,并隐含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前途漫漫,坎坷不平(古道),世态炎凉(西风),孤立无援(瘦马)而留给自己的时间已不多(夕阳),终于发出了一声无奈的悲叹:断肠人在天涯。真是催人泪下!

任何事物既在空间中伸展,又在时间中延续。我们不妨从时间的角度来考察作品中的意象是如何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的。

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需要记录和表述的时间概念极其复杂,于是人们便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记时方式和难以计数的记时词语。一天之中,从早晨到晚上,天色不断发生变化,天色就是时间早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表天色的时间词语,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残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日暮”,等等。在这首小令中也有一些记述天色的时间词语,如“昏(鸦)”、“夕(阳)”,说明当时已是黄昏。

人们往往通过这些衡量时间的媒介来记时和表情达意,但有时记时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复杂情感的表达需要。于是,有时人们利用他们随时体察到的规律性和周期性较强的自然现象记时,如潮起潮落、月亮盈亏、昼夜交替等;或是利用某些生物机体内部的一些生理状态来记时,如枯草、黄叶、鸣蝉、怒梅等;或是利用带有较强时间性的物事来记时,如冰、霜、雪、露等。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利用了生物机体内部生理状态的时间词语来表现深秋的悲凉与萧杀,如“枯(藤)”、“老(树)”。

然而一个较小的时间域总是包含在一个较大的时间域当中,如“黄昏”可以是秋季中某一天的黄昏。虽然小令中的计时词语有的指向“黄昏”,有的指向“深秋”,但它们都统一在“昏―秋”这个更大的时间域中,这就保证了作品在形式上是衔接紧凑、连贯统一的。如下图:

认知活动的发生总是依赖于人们过去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知识结构背景下,如果大脑受到相关信息的刺激,就能发生情感、经验等方面的迁移,有效地进行联想和认知推理。这些时令标记信息长期贮存在读者各自的知识模块中,一旦遇到这些时令标记信息的刺激,读者的认知单元就被激活,通过记忆提取相关的脚本,建立一个心理模型,使相关信息汇集到该心理模型中,再借助于人类有关时间的认知经验进行信息加工,进一步提取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信息,使相关信息得以连贯统一,使读者的鉴赏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小令作者就是通过铺陈排列一些具有典型性和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使本不具有时令特征的事物(如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乃至整幅素描图都染上了浓郁的时令色彩。这组意象群正因为有了这条时间机制的有效衔接,才不显得松散而浑然天成。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中国本土文化的背景下,古代文人逢秋便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悲凉、孤独、落魄、思乡等情结,最终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衔接和统一。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秋”这一意象何故与远在异域的游子、旅人以及仕途不畅的士人都结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解之缘呢?这种无意识的认知过程必有其潜在的认知心理机制。认知语言学中的空间映射理论就是运用数学中的映射原理来分析联想和认知推理过程的。空间映射理论认为,这一过程就是使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另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心理空间,即形成新的概念。这种映射关系的产生决定于“秋”与“悲”这两个认知域的某种相通相似性。秋天万物凋零、衰落,这一普遍自然现象所形成的心理表征与游子、旅人的异域思乡情怀,士人的仕途不畅情结具有一定的相通相似性。正因为心理空间A域中的概念在认知上与心理空间B域中的概念具有这种映射关系,因此在心理空间B域中的概念隐现的情况下,心理空间A域中的概念也可能触发激活甚至可指代心理空间B域里的概念。小令中各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昏秋图,在人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图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生命情感体验的沉淀,通过反复联想映射并使其经验化,最终形成心理定势,从而构建“悲秋”这样一个新的心理空间C域。

正因为这首小令潜藏着空间的顺序性和时间的统一性,并且暗合了人们的认知心理机制,所以九个意象的简单并排罗列不仅不显得松散离乱,反而衔接连贯,浑然天成。因此几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牵动着一代又一代游子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天净沙?秋思》真不愧为“秋思之祖”!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熊学亮.认知语言学简述.《外语研究》.2001.3.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朱永生、蒋勇.空间映射论与常规含义的推导.《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

舒拥军,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

马致远,一说字千里,号东篱,被后人誉为“马神仙”,汉族,元代著名戏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天净沙·秋思》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谥。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