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学文档 教学文档
峨眉山月歌的诗意_峨眉山月歌的诗意和写作背景
tamoadmin 2024-08-14 人已围观
简介1.《峨眉山月歌》赏析?2.《峨眉山月歌》原文翻译及赏析3.峨眉山月歌翻译及赏析4.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的诗意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诗意和出处6.《峨眉山月歌》的资料即今青衣江.“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这是首对故人思念,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
1.《峨眉山月歌》赏析?
2.《峨眉山月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3.峨眉山月歌翻译及赏析
4.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的诗意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诗意和出处
6.《峨眉山月歌》的资料
即今青衣江.“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这是首对故人思念,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惜别的诗.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夜发清溪向三峡,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思君不见下渝州,影入平羌江水流,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峨眉山月歌》赏析?
其实就是一个不经意的错过。
诗词大意就是:
以前我在巴东三峡的时候,常常西望天上的明月,那感觉就好像在峨眉山望月一样,让我回忆起在峨眉山的美好时光。
月亮从峨眉山上升起,青辉漫天,光照山峰如沧海波涛。我离家万里远游,始终有明月相伴。
如今黄鹤楼前月华如水,渺渺茫茫,很的是又遇到来自故乡峨眉山的人。
这明媚的峨眉山月还将陪伴着你,与东风一起陪伴你去长安。长安的道路宽阔,直通九天,到达皇宫。峨眉山的月亮陪伴着你,为你照耀秀丽的秦川渭水。
扩展资料:
峨眉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四川峨眉市西南。《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普贤菩萨象征着理德、行德。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四川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地处中国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为邛崃山南段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峨眉山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成,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峨眉山月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 解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他们广泛结交朋友,拜访公卿名士,以提高声望,求得仕进。
唐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峨眉山离成都不远,早在几年前,李白就已游过。他在《登峨眉山》一诗中说:“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意思是说,蜀地仙山众多,峨眉山渺邈绵远,非其他山所能比。
句 解
峨眉山月半轮秋
出行途中的一个夜晚,诗人抬头远望峨眉山,只见半轮秋月悬挂在明净的夜空。月光静静地洒在山间,峨眉山仿佛已经入睡。在群山浓黑剪影的衬托下,夜空是那样的明澈,月色是那样的皎洁。月只“半轮”,从月相上看,应是上弦或下弦月,时当农历初七、初八或二十一二日前后。如果按正常语序,这一句应当是“半轮山月峨眉秋”,但这样既不合平仄,又太平常。把“半轮”与“秋”连在一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仿佛带着几分凉意,有秋也残缺之感,透出些许惆怅,然而又只轻轻带过,不见得沉重。
影入平羌江水流
诗人的目光从天上、山间回到身边,只见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水中。一江清水,载着一轮明月,平缓而安静地流动着。月光如水,水流月走,这是静美的,却又具有流动的神韵。我们知道,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随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还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平羌”,江水名,今四川省青衣江,流经峨眉山附近。
苏轼在《送张嘉州》一诗中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诗的前两句就直接引自李白这首诗。苏轼从小生活在峨眉山和青衣江附近,显然,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勾起了他关于家乡的记忆。因此,“谪仙此语”大概是他最能解了。
夜发清溪向三峡
在天上月光和水中月影的陪伴下,诗人从清溪驿乘船出发,向三峡顺流而去。所谓“清溪”,即清溪驿,在青衣江上,今四川犍为县峨眉山附近。据记载,杜甫、岑参、苏轼、陆游等都到过清溪驿,并留下一些诗篇和游踪佳话。
不知诗人此行是否孤身一人,我们只看到,夜色蒙蒙,江水淙淙,一叶轻舟顺流而下,这仿佛是一个无声的世界,但并不孤寂。诗人似乎不是在远行,而是在以一种诗意的心情欣赏这美景。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最后终于退出了他的视线。诗人充满了对家乡的惜别之情。他说:思念着你啊,却见不到你,就这样我顺流而下到渝州(今重庆一带)。在前行的途中,当然还会有月相伴,但峨眉山不可见,平羌江不可睹,昨夜之月已非今夜之月,他乡之月亦非家乡之月。
“君”,一说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前说更可取。对峨眉山月的思念,也就是对家乡的思念;把月亮当作人和他告别,故乡就成了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对象。
李白生性喜爱明月,留下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篇。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晚年时,—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评 解
峨眉山的秋夜清辉、平羌江的月影流水、从清溪向三峡的轻舟夜行,宛如画境,给人一种宁静之美,一种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虽然是惜别,诗人的心境却是明朗与轻快的。乾隆皇帝叹曰:但见其工,则妙处不传。意思是只觉得读起来妙不可言,但真的好在哪里,难以捉摸。
一般来说,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而此诗却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兼有写景、纪行、抒情。前人评价颇高,谓其五用地名,“而天巧浑成,毫无痕迹,故是千秋绝调”。试将前二句中地名略去,成为“山月半轮秋,影入江水流”,就失去了原诗的特殊情景和韵味,流于一般化,诗人的行踪和当时所思所感也无从得知。明朝文学大家王世贞说:“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其实,李白那时才二十多岁。
峨眉山月歌翻译及赏析
《峨眉山月歌》古诗全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古诗赏析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的一首著名七绝。十二年(724),李白“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清溪至渝州的夜行途中,写下了此诗。
诗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蜀中江行图。前两句是清溪舟中所见夜景:在雄伟秀丽的峨眉山上,在静谧清澄的秋空中,高悬着半轮皎洁的月亮;而平羌江中,又流动着秋月的映影。首句是作者仰望山上之秋月,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作者俯视江中之月影,写动态之景,而且是动中之人看到的动中之景,具有极强的动态感。因为“ 影入江水流 ”之景,只有顺流而行的人才能看到。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影随波的美妙景色,而且还暗点了秋夜乘舟之人,写得空灵幽美,不失为传神之笔。
第三句写夜行出蜀。末句写途中思友。由江行见月触发江行思友。此为对景怀人,但偏偏在“ 思君不见 ”的情况下,还要“ 下渝州 ”,与友人愈离愈远,愈远也就愈难相见,“ 思君 ”之情也愈强烈,可见末句于貌似一般叙述中饱含着一片依依惜别的深情。
末句的“ 思君 ”有两种解说。一说是思友人,已如上述。另一说,是思峨眉山月。李白一生很喜爱月亮。在他的心目中,月亮是皎洁、光明的象征和美好的化身。所以,在他的诗歌中,对明月有那么多的赞颂,寄托了那么多的深情,不愧是我国文学史上描写月亮最多最好的诗人之一。他不仅爱春月,更爱秋月;不仅爱异乡的江月,更爱故乡的峨眉山月,因为他对故乡蜀地怀有很深的感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对峨眉山秋月的思念,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当木船徐徐驶向三峡时,诗人抬头凝望着那半轮秋月。但是,“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水经注》)峰回江转,山高蔽月,诗人又即将离蜀,因而他更思念那轮熟悉而又明亮的峨眉山月,思念月亮照射下的可爱故乡。由此看来,似把“ 思君不见 ”称作思月不见,更富有诗意,亦更切合诗题(可参看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
一般说来,文学作品特别是短诗中,不宜过多地使用人名、地名或数字。杨炯喜用人名作对:“ 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 ”等,曾被讥为“ 点鬼簿 ”;骆宾王写诗文,好用数字,如“ 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也被人嘲为“ 算博士 ”。而李白在这首仅有二十八字的绝句中,竟连用了“ 峨眉山 ”、“ 平羌江 ”、“ 清溪 ”、“ 三峡 ”、“ 渝州 ”五个地名,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可能是仅见的。可它却毫无呆板、堆砌、累赘之感,读来流畅、明快,也无人讥李白开“ 旅程表 ”,相反却受到后人的赞赏。王世贞曰:“ 此是太白佳境,?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王麟洲也赞道:“ 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 ”
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的诗意
原文
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代〕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重庆、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十二年(724年)秋天。
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两句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是超越时空。但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诗意和出处
《望洞庭》诗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峨眉山月歌》诗意:秋高气爽,峨眉山的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我乘船连夜从清溪驿(yì)出发进入岷(míng)江,向三峡驶去。想念住在此地的你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前往渝州。
《峨眉山月歌》的资料
这是首对故人思念,惜别的诗.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创作背景:《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十二年(724年)秋天。当时李白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
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第四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扩展资料:
《峨眉山月歌》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百度百科-峨眉山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