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范文正公后人_范文正公后代
tamoadmin 2024-08-19 人已围观
简介1.开心学国学义庄2.唐宋八大家·范文正公神道碑铭3.范文正公是谁?说到范仲淹,大家并不陌生。他的著名诗篇《岳阳楼记》中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范仲淹为后代留下的家训共八个字:“自立、读书、清俭、行善。”这八个字他自己做到了,也要求子孙按照这个来做。 1、 自立 范仲淹由于家庭的变故,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勤俭善良的品格。母亲改嫁后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知道要
1.开心学国学义庄
2.唐宋八大家·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3.范文正公是谁?
说到范仲淹,大家并不陌生。他的著名诗篇《岳阳楼记》中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范仲淹为后代留下的家训共八个字:“自立、读书、清俭、行善。”这八个字他自己做到了,也要求子孙按照这个来做。
1、 自立
范仲淹由于家庭的变故,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勤俭善良的品格。母亲改嫁后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知道要出人头地,就要自立自强。
2、 读书
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不得不把范仲淹带回家乡。由于生活困难,母亲改嫁常山县地方官员朱文翰为妻。因此,范仲淹改继父姓,取名朱说。
两年后,他的继父任期届满后回到了家乡。朱说随母亲回到家乡长山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从那时起,范仲淹在这里开始了他的童年生活。
四岁励志苦读于醴泉寺。因家境贫寒,就吃小米粥和腌菜。
他20多岁的时候,碰巧知道自己的家庭背景。深受刺激,与母亲道别,离开朱家。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到应天府书院学习。
在这里,范仲淹以勤奋著称,成绩优异。
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进士及第。金榜题名后,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工作稳定后将母亲接来孝敬。
他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正式认祖归宗,恢复姓范,名仲淹,字希文。
3、清俭
范仲淹是一个饱受磨难的孩子。他幼年丧父,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这种好品德一直伴随着他一生。
晚年,范仲淹回忆起自己辉煌的一生,他说:“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4、行善
行善就是做好事,范仲淹做的好事很多。范仲淹做官几十年,他大部分薪水都用来给别人施舍,所以他去世时甚至没有足够的丧葬费。
在中国 历史 的长河中,范仲淹一直是一个积极的形象,几乎没有负面评论。同是宋朝人的王安石称赞范仲淹是“一世之师”,而《宋史》评价范仲淹是“一代名世之臣”。
由于他长期担任官员,工作忙,与孩子分居两地,就用书信教育他的孩子。这些信件是范仲淹对治国、治家、做人的归纳和总结。
范仲淹对他的四个儿子寄予厚望,而不是像古代的一些父亲那样随意决定孩子的生活方向,他结合他们的特点和个性,让他们做适合的事
范氏子孙延续至今已有900多年,后人至今仍然兴旺。
开心学国学义庄
古上进士叫登科,一家五个儿子都功成名就叫“五子登科”。五子登科, 是非常好的寓意,表示品学兼优,科考成功。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听到人说到五子登科的时候往往都是非常开心的。
说起这五子登科,它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古代有个叫窦禹钧的人,又名窦燕山,出身于富商家庭,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贫民百姓都痛恨他的为富不仁。窦禹钧三十岁了依旧膝下无子。
一个夜晚,窦禹钧做梦时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禹钧被当头棒喝,他在梦中惊醒过来,决定重新做人。
从那以后,窦禹钧除了日常开支,自己则勤俭节约,每年的收入他都用来救济别人。他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
有一年,窦禹钧到寺庙去拜佛,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的人,窦禹钧上前询问,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银子被我弄丢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逃一死。想起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窦禹钧便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感激涕零。
有个仆人偷了窦禹钧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然后就逃跑了。窦公心怀怜悯,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
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老人告诉他:" 你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窦禹钧醒来后,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
果然,后来窦禹钧有了五个儿子。他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五个儿子个个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他的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窦禹钧自己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当时,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也曾将窦禹钧的事迹,训示其子孙,广修善事,因而范公的后代,亦很昌盛发达。
五子登科 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但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五子登科的美好寓意的背后,告诉人做人需 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 。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一切祸福休咎皆当自己掌握,行善则积福,一切善恶终有定论!
唐宋八大家·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唐朝中叶以来的社会经济关系变迁,使世家大族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经济地位的不稳固。宋代官僚阶层要想长保富贵,就不能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取诸多新手段、新举措,以稳定经济地位,收合族属。范仲淹创建的义庄,作为一种前无古人的新举措,在家族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向为研究者们所重视,论述已多。已有的研究成果,诸如陈荣照《范仲淹的义庄》[ ](pp186-212)、邢铁《宋代的义庄》[2]以及廖志豪、李茂高《略论范仲淹与范氏义庄》[3]等等,多是就义庄本身立论,对范氏家族进行个案剖析则很不够。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家族建设新举措,如果能将义庄与范氏家族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对说明宋代社会条件下的经济手段与世家大族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意是很有帮助的。笔者不惴谫陋,拟从这一角度加以探讨,以补前贤研究之缺。不妥之处,肯望教正。
一、义庄之创立与发展
皇佑元年(1049年),范仲淹知杭州。由于杭州与其家乡苏州相去不远,因而得以与族人有较多的接触。据范仲淹于皇佑三年正月八日所撰的《续家谱序》记载:“皇佑中(应为‘初’),来守钱塘,遂过姑苏,与亲族会。追思祖宗既失前谱未获,复惧后来昭穆不明,乃于族中索所藏诰书、家集考之,自丽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今子孙,支派尽在。乃创义田,计族人口数而月给之;又理祖第,使复其居,以永依庇。故作《续家谱》而次序之。”[4](pp731-732)
在《太子中舍致仕范府君墓志铭》一文中,范仲淹又说:“皇佑初,某来守钱塘,与府君(范仲温)议,置上田十顷于里中,以岁给宗族,虽至贫者,不复有寒馁之忧。”[5](P370)购买义田在是年十月,可知一年之内范仲淹在苏州为宗族做了两件事:一是续修家谱,一是创置义庄。 这一年,范仲淹61岁。
关于范仲淹创置义庄的动机,以往学者多认为出于范仲淹的公心和慈爱之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宋代“收族”观念的实践手段。这种看法固然不错,但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没有被揭示出来。我们不妨先看看范仲淹曾对子弟说过的这样一段话:
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吾安得不恤其饥寒哉?且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亦何以入家庙乎?[6](P863)、[7](P1174)
对于一个60余岁、为官数十年的老年高级官僚来说,与祖宗子孙同享富贵自然是一种颇令时人敬仰的思想境界。但不宜言表却更有吸引力的理想,则是如何使子孙后代长保富贵。在为乃兄范仲温所撰写的墓志铭中,范仲淹以“积善不诬,厥后其昌”[5](371) 作尾语,即已透露出了这样的信息。而其贤子贤孙们,也是完全能够领会得出其良苦用心的。范纯仁曾说:“先文正公置义田,非谓以斗米疋缣使能饱暖族人,盖有深意存焉。”[8](1170) 范仲淹五世孙范之柔亦曾明确提出,创置义庄是乃祖“欲为传远之计”[9](P1164) 的结果。南宋刘宰在为希墟张氏义庄作记时,曾引用了范仲淹的上述一段话,并分析义庄创建的动机说:“夫乐富贵而羞贫贱,我与祖宗同是心也;爱其子孙而不欲其贫且贱,我与祖宗同是心也。”[10](P579) 可见,无论是范仲淹自己的言论,还是其后裔或其他士大夫的理解,都是将创办义庄与子孙长保富贵绾连在一起的。
由于一些研究者只注意了义庄对贫乏族人的赡助,所以很容易将其视作慈善机构。但从范仲淹初定的十三条规矩中,我们即可以发现以下这样几条内容:
女使有儿女在家及十五年,年五十岁以上听给米。
每房许给奴婢米一口,即不支衣。
子弟出官人,每还家待阙守选丁忧或任川广福建官,留家乡里者,并依诸房例,给米绢并吉凶钱数。虽近官,实有故留家者,亦依此例支给。
对于家中使唤着女使、奴婢的族人来说,显然原本就是没有“寒馁之忧”的。至于“出官人”,即使不在官任或暂不领取俸禄,也不应有太大的生活问题。范仲淹对他们的支助,自然已超出慈善的范围。何况对其他族众的支助力度,也基本上达到了衣食无忧的程度。明显具有慈善性质的条款,仅见一条:
乡里外姻亲戚,如贫窘中非次急难,或遇年饥不能度日,诸房同共相度诒实,即于义田米内,量行济助。
可以看出,义庄的慈善性质并非主流。范仲淹的主要动机是为家族长保富贵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这一点,从范仲淹后人的行为中还可以得到明显的印证。在陆续形成的续定规矩中,增加了对应举士人的资助及义学方面的内容,以便“使诸房子弟知读书之美,有以激劝”。[9](P1168) 牟巘在《义学记》一文中说:“范文正公尝建义宅,置义田、义庄,以收其宗族,又设义学以教,教养咸备,意最近古。”[11](P1188) 为了长保富贵,收合族众,加强宗族势力,范仲淹可谓殚精竭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范仲淹为宗族建设不吝钱财,但他本人生活却十分俭朴。据说在他创置义庄的前夕,子弟曾劝他“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12] ,被他断然拒绝。《宋史》说他“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13](10276) ,想必不误。
义庄创建之初,范仲淹就已十分注重它对维持提高宗族势力的长久作用。建义宅,设义学,续修家谱,制订义庄规矩,草创之初便注意各种配套措施,考虑可谓较为周全。但范仲淹在义庄建成后的两三年内,便去世了。义庄的巩固和初期发展,主要是在范仲淹儿辈们手中完成的。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清楚地反映这一点。
首先,义田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义庄的主体经济势力是义田,初创规模为1000亩,范纯仁将其增加为3000亩。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14](10293) 。其做法颇似乃父,但官位却过之,因而能够获得更多的俸赐,从而也就更有条件为范氏义庄多做贡献。
其次,义庄规矩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日趋严密。范纯仁兄弟先后十次续订规矩,分别为熙宁六年(1073年)、元丰六年(1083年)、绍圣二年(1095年)二月、绍圣二年四月、元符元年(1098年)、元符二年(1099年)、崇宁五年(1106年)、大观元年(1107年)、政和三年(1113年)、政和五年(1115年),平均4年左右续订一次。由于是“随事立规”,所以续订的内容,多是根据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如果说范仲淹的初定十三条“止具给予之目,仅设预先支请之禁”,基本上是赋予族人获得资助权力的内容;那么范纯仁兄弟续订的二十八条,则“关防益密”[15](P1172) ,主要是对族人相关责任的规定。权力和义务的相互结合,必然使得义庄在管理上日趋严密。
再次,义庄规矩得到了宋朝官府的支持,从而具有了政治上的保障。治平元年(1064年),范纯仁上书朝廷,述说在义庄的管理中,“今诸房子弟有不尊规矩之人,州县既无敕条,本家难为伸理,五七年间渐至废坏,遂使子孙饥寒无依”,并因此而要求“朝廷特降指挥下苏州,应系诸房子弟,有违犯规矩之人,许令官司受理”。这一要求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从此,义庄规矩以朝廷指挥作尚方宝剑,获得了政治上的保障。范氏子孙将其刻石于天平山白云寺范仲淹祠堂之侧,“子子孙孙遵承勿替”[16](P1160) 。
在两宋之际的宋金战争中,范氏义庄受到了战乱的冲击。政局稳定以后,义庄已经是“虽田亩仅存,而庄宅焚毁,寄廪坟寺,迁寓民舍,蠹弊百出,尽失初意”[17](P1165) 。战乱不仅破坏了义庄的一些基础设施,而且也使义庄规矩受到了冲击,制度不能得到较好地执行,从而使义庄日益向着崩溃的方向发展。楼钥《范氏复义宅记》对这一情况做了如下叙述:
中更兵毁,族党星散。故基榛芜,编民豪据为居宇,为场圃。僦直无几,甚失遗意。粟无所储,寓于天平山坟寺,倍有往来给散之劳。寻复圮废,改置城中,反寄他舍,病此久矣。[15](P1171)
看来范氏义庄的庄宅不仅受到破坏,而且为他人所占,仅能收取微乎其微的一点租金。尽管田亩尚存,但已失去了各种配套设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范氏子孙尤其是文正位有官职的子孙,力图加以重建。官至奉议郎的范公武,“念此有年,赍志而殁”。其子范良器、范之柔兄弟“慨然自任,思图其新”。庆元二年(1196年),他们正式开始了义庄的恢复重建工作。他们所做的第一步,首先是“历告居民,尽除僦直,约期而遣之”。但这一步并不容易,因为有许多“不服者”不愿迁出,范氏兄弟不得不“诉于郡、于监司,以至上达台省”。由于提刑何异、太守郑若容“咸义此举,力为主张”,才使得范氏能够悉得故地。范良器兄弟所做的第二步,就是“首捐私帑,缭以垣墙;创建一堂,仍扁‘岁寒’,以祠文正;结屋十楹,以处贫族;就立新仓,寖复旧观”[15](P1171) 。这样一来,义庄的硬件建设便得以重新恢复。接下来便是制度建设问题,所以范良器兄弟所做的第三步,便是“参定约束,加备于前”[17](1165) ,范良器还“亲掌出纳一年,以为后式”[15](1171) 。他们还“经本州镂给板牍,揭示义宅”。尽管如此,时任左司谏的范之柔还不放心,又学范纯仁的做法,上奏朝廷,要求“特颂睿旨札下平江府”,保证新规旧约的执行。这一要求也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庆元二年(1196年)以来范良器、范之柔兄弟对义庄的重建,在范氏义庄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它表明义庄经受住了社会动荡的考验,也表明范氏家族的核心势力仍出自范仲淹一系(即文正位,范良器兄弟为范纯佑后代)。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时期范氏义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的不断提高。除了范之柔上奏获准,义庄规矩的执行重新获得政治保障以外,南宋朝野人士还对范氏义庄给予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关照。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官府对义庄赋役的与免。在嘉定三年(1210年)范之柔主持的《续定规矩》中,曾提到“义庄及白云功德寺差役并应干非泛科敷并蒙官司蠲免”问题。嘉熙四年(1240年),提领浙西和籴所认为“范文正公义庄乃风化之所关”,理应“与免科籴”,因此免除吴县、长洲县范氏义庄劝米共计九百七十三石六斗二升。[18](PP1086-1087) 可见,义庄在经济上享有赋役与免的特权,逐渐成为宋朝统治下的经济特区。
二是地方官对范氏的优崇。南宋时期,范仲淹作为家乡的先贤,成为地方官员进行社会教化的楷模。因此,历任地方官无不对范氏家族和范氏义庄另眼相觑,多加优崇。咸淳十年(1274年),平江府知府潜说友有感于本府未有范文正公专祠,乃“事关风化”的要事,因此不顾财力“窘乏”,于范氏义庄之东建筑范仲淹祠堂。在建成了“为屋六十楹”的大祠堂之后,又“拨没官田土,拘收租米,充春秋二祀之费”。在范氏义庄附近建立的官方范仲淹祠堂,对提高范氏家族和范氏义庄的政治地位,无疑是有极大帮助的。祠堂“春秋二祀,太守率其属亲莅”[19](pp1087-1088) ,可见,祠堂祭祀的仪式、规格,是很不一般的。
三是名人的宣传。由于范氏义庄的收族作用明显,逐渐受到了理学家们重视。许多知名人士纷纷撰文,对义庄加以宣传和褒奖。如刘清之“尝序范仲淹《义庄规矩》,劝大家族众者随力行之”[20](p12957) 。流传至今的此类文章,北宋时仅有钱公辅《义田记》一文,南宋时则有楼钥《范氏复义宅记》、孙应时《范氏义庄题名》、刘榘《范氏义庄申严规式记》等文。此类文章的逐渐增多,无疑促进了范氏义庄知名度的不断扩大,许多宗族纷纷效法范仲淹的做法,创建义庄,并借鉴范氏义庄的管理经验。范氏义庄逐渐成为宗族义庄建设的楷模。
通过南宋朝野人士对义庄的各种特殊关照,范氏义庄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得以不断提高。这既是义庄发展的表现,又反过来对义庄的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范氏义庄在两宋200余年的发展,尽管曲曲折折,并非一帆风顺,但毕竟逐渐稳定下来,在宋代的社会土壤中扎住了根。就这一点而言,已可说是社会奇观。要知道,宋代普遍的社会现象已是“田宅无定主”[21](P162) ,其土地所有权转移之频繁,时人甚至用“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一换家”[ ](P494)之类的语言来加以形容。范氏义庄的发展,不但表现在制度的完善、地位的提高、声望的扩大等方面,而且其田产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初创时为1000亩左右,至嘉熙四年(1240年)提领浙西和籴所与免科籴时,其规模为吴县8亩、长洲县2271亩3角,合计3168亩3角。
二、义庄对范氏家族的作用
义庄的创立作为范氏家族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座里程碑,对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无疑起过多方面的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义庄赡养、团聚了大批家族成员。苏州的范氏族人,均为范隋后裔,至北宋中期已经过四五代人的繁衍。人口已具有一定数量规模,贫富分化也已非常严重。范仲淹虽出身于仕宦支系,但由于家世衰替,甚至“欲还范姓,而族人有难之者”,而不得不声称“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觊”[6](863) 。义庄初建时登记在册的族人数量为90口。当时的千亩义田“岁入粳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霈然有余而无穷”[23](P1169) 。此后,范氏家族人口不断增多,义田虽经过一些波折,但规模也在扩大,且逐渐稳定下来。至南宋时期,3000余亩的义田已赡养了数百口范氏族人。在范良器兄弟使义庄“岿然复兴”之时,养活族人约四百五十口,与初创时相比,已是“五倍之矣”[24](P1173) 。
在义庄的庇护下,的确有大批贫穷的范氏族人避免了流离失所、迁徙他乡的命运,因为有着稳定的生活来源,自然就可以安土而居。同时,由于义田对“仕而家居”者同样予以支助,所以又对许多仕宦者回归故乡产生了吸引力,从而团聚了更多的家族中的精英成员。而两宋时期仕宦不归故乡是较为普遍的情况。就范仲淹一系来说,出于仕宦的需要,子孙曾落户于京师附近的许昌,尽管仍与苏州的范氏族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受到两宋之际的战乱冲击之后,不得不南迁。但与其他世家大族南迁后星散各地有所不同,南迁的范氏族人受义庄团聚力的吸引,基本上均落籍于苏州地区。南宋家铉翁以十分羡慕的口气说:“(范仲淹)立义庄,聚族而居之,至今二百余年,范氏裔孙列居文正坊中。”[25](P293) 可见,义庄对范氏家族成员具有稳定而长久的团聚作用。
其次,义庄为族人的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范仲淹是以科举起家的士大夫,他在为政过程中十分注重教育,所至各地,兴学倡教,不遗余力。义庄创置的动机,就包含有他教育族人的思想在内。虽然在其初创时手定的规矩中尚无有关教育的条目,但在范纯仁首次续定的三条规矩中,便已有了详细的有关义学教师选拔和待遇的规定:
诸位子弟内选曾得解或预贡有士行者二人充诸位教授,月给糙米五石(若遇米价每石及一贯以上即每石即支钱一贯文),虽不曾得解预贡,而文行为众所知者,亦听选,仍诸位共议(本位无子弟入学者不得与议)。若生徒不及六人,止给三石,及八人给四石,及十人全给(诸房量助出钱以助束修者听)。
牟巘在《义学记》一文中说:“范文正公尝建义宅,置义田、义庄,以收其宗族,又设义学以教,教养咸备,意最近古。”[11](P1188) 必定是有一定根据的。在家族内部,有教师,又有学校,自然使家族成员受教育有了方便条件。更重要的是,稳定的经济来源,足以使族众衣食无忧,这就为他们安心读书提供了基本保障,更何况家族内的教育又是全部免费的。
再次,义庄对范氏家族成员的仕宦具有一定的作用。范氏家族成员在教育中的有利条件,即已为他们从事科举考试奠定了基础。同时,范氏义庄还为实际赴考的子弟提供经费资助和奖励,鼓励子弟赴考。熙宁六年(1073年)的续定规矩中这样一条:
诸位子弟得大比试者,每人支钱一十贯文(七十七陌下皆准此),再贡者减半,并须实赴大比试乃给。即已给而无故不试者追纳。
嘉定三年(1210年)的续定规矩,又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如下调整:
旧规诸房子弟得贡大比者,义庄支裹足钱十千金。物价翔贵,难拘此数。如有子弟得解赴省,义庄支官会一百千,其钱于诸房月米内依时值均克。其免举人及补入大学者支官会五十千,度使诸房子弟知读书之美有以激劝。
更重要的是,义庄为家族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家族成员在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中有了一个避风港。这就使家族的发展不至于骤起骤落,即使有波折,也不会使家族整体上衰败到一蹶不振的程度,而是总有重新兴起的条件和机会。在历史的短时段内,这种作用可能不甚明显,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中。但在长时段内,潜在的作用就会得到充分的体现。透过范氏家族在宋代的发展历史,时人即已看出了这种作用。南宋刘宰甚至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何近时名门,鲜克永世;而范公之后,独余二百年,绵十余世而泽不斩也?”[10](P580)
不过,就两宋时期而言,义庄对范氏家族世家大族地位的维持作用,毕竟是次要的,不能估计过高。北宋时期的范仲淹支系,对义庄的贡献是主要方面。由于定居于中原地区的许昌,成员从义庄中得到的实际助益并不多。这一时期范仲淹支系仕宦的昌盛,主要得利于其他各种因素,如荫补、婚姻关系、社交关系以及范仲淹声望的影响等。经济上由于有两代高官仕宦所得的丰厚俸赐为主要来源,再加上范氏俭朴家风的作用,至北宋末期尚没有衰败的迹象。南宋时期义庄的作用的确较为明显,但范氏世家大族地位的维持仍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应当加以注意的是,在宗族内部,义庄使范仲淹直系后裔基本上确立了族长的地位。元朝初年的范士贵,曾“充平江路学职,兼管本族义庄、义学勾当”,据云“系先贤范文正公嫡孙”[26](P1089) 。方回在其诗注中提到的范氏族长范邦瑞[27](P994) ,亦被称为范仲淹之八世孙。这说明,从增广义庄的范纯仁,到恢复义庄的范良器、之柔兄弟,再到异代鼎革后的范士贵、范邦瑞,范氏家族的***基本上是产生于范仲淹直系后裔之中的。由于在管理规矩中逐渐增加了各种对族人的惩戒内容,这些内容不但与族人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而且重要处罚还要“诸房具申文正位”[17](P1167) 。因此,义庄又为范仲淹直系后裔中的领导层实施家法族规提供了基础。明人方苞曾说:“范氏之家法,宗子正位于庙,则祖父行俯首而听命。过愆辩讼,皆于家庙治之。故范氏之子孙,越数百年,无受罚于公庭者。盖以文正置义田,贫者皆赖以养,故教法可得而行也。”[28] 可见,义庄在教养、团聚族人的同时,也束缚、控制住了族人。
三、结语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关系的变迁,使官僚家族长期维持已有的社会地位变得越来越困难。虽然依靠荫补、科举竞争、婚姻关系等手段,使大官僚家族的社会地位一般可以维持两三代人的时间,但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其衰败也是较为迅速的。义庄的创置,为家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经济保障,对家族地位的维持起着潜在的和持久的作用。
范仲淹家族以科举而兴,又靠荫补、婚姻关系等手段使家族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创置和经营义庄使这一家族在两宋时期没有彻底衰败,维持了较为长久的世家大族地位,成为宋代世家大族学习的楷模。
范文正公是谁?
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原文
皇佑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2]于徐州,以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公讳仲淹,字希文。五代之际,世家苏州,事吴越。太宗皇帝时,吴越献其地,公之皇考从钱俶朝京师,后为武宁军掌书记以卒。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298]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
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299]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遂中乙科[300],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及公既贵,天子赠公曾祖苏州粮料判官讳梦龄为太保,祖秘书监讳赞时为太傅,考讳墉为太师,妣谢氏为吴国夫人。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301]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302]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303]哉!”
天圣中,晏丞相荐[304]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305]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306]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初,太后有遗命,立杨太妃代为太后。公谏曰:“太后,母号也,自古无代立者。”由是罢其册命。
是岁,大旱蝗,奉使安抚东南。使还,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不能得,贬知睦州,又徙[307]苏州。岁余,即拜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益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308]多忌恶之。
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309]号难治,公治有声。事日益简,暇则益取古今治乱安危为上开说,又为《百官图》以献,曰:“任人各以其材而百职修,尧、舜之治不过此也。”因指其迁进迟速次序曰:“如此而可以为公,可以为私,亦不可以不察。”由是[310]吕丞相怒,至交论上前,公求对[311],辨语切,坐落职,知饶州。
明年,吕公亦罢。公徙润州,又徙越州。而赵元昊反河西,上复召相吕公。乃以公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迁龙图阁直学士。是时,新[312]失大将,延州危。公请自守鄜延扞贼,乃知延州。元昊遣人遗书以求和,公以谓无事请和,难信,且书有僭号,不可以闻,乃自为书,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甚辩[313]。坐擅复书,夺一官,知耀州。未逾月,徙知庆州。既而四路置帅,以公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兵马都部署,累迁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人或疑公见敌应变为如何?至其城大顺也,一旦[314]引兵出,诸将不知所向,军至柔远,始号令告其地处,使往筑城。至于版筑之用,大小毕具,而军中初不知。贼以骑三万来争,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为不可及。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人逃者。蕃酋来见,召之卧内,屏人彻卫,与语不疑。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315],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
初,西人籍其乡兵者十数万,既而黥[316]以为军,惟公所部,但刺其手,公去兵罢,独得复为民。其于两路,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栗免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与守其法不敢变者,至今尤多。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317]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乃就道。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又开天章阁,召见赐坐,授以纸笔,使疏[318]于前。公惶恐避席,始退而条列时所宜先者十数事上之。其诏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革磨勘例迁以别能否,减任子[319]之数而除滥官,用农桑、考课、守宰等事,方施行,而磨勘、任子之法,侥幸之人皆不便,因相与腾口,而嫉公者亦幸外有言,喜为之佐佑[320]。
会边奏有警,公即请行,乃以公为河东、陕西宣抚使。至则上书愿复守边,即拜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是时,夏人已称臣,公因以疾请邓州。守邓三岁,求知杭州,又徙青州。公益病,又求知颍州,肩舁至徐,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321]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行己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者甚众。及其世次、官爵,志于墓、谱于家、藏于有司者,皆不论着,着其系天下国家之大者,亦公之志也欤!
铭曰:“范于吴越,世实陪臣。俶纳山川,及其士民。范始来北,中间几息?公奋自躬,与时偕逢。事有罪功,言有违从。岂公必能,天子用公。其艰其劳,一其初终。夏童跳边,乘吏怠安。帝命公往,问彼骄顽。有不听顺,锄其穴根。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儿怜兽扰,卒俾来臣。夏人在廷,其事方议。帝趣公来,以就予治。公拜稽首,兹惟难哉!初匪其难,在其终之。群言营营,卒坏于成。匪恶其成,惟公是倾。不倾不危,天子之明。存有显荣,没有赠谥。藏其子孙,宠及后世。惟百有位,可劝无怠。”
注释
[2]薨(hōng):周代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后泛用于称有封爵的高官去世。
[298]适:改嫁,再嫁。
[299]本:依照;依据。
[300]乙科:古试科目的名称。汉时博士弟子射策甲科,补郎中,乙科补太子舍人。
[301]慨:慷慨。
[302]择:选择。
[303]苟:随便;马虎。
[304]荐:推荐;举荐。
[305]以至日:有一天,某天。
[306]希:迎合。
[307]徙:变化;改变。表示一般的调职。
[308]权幸:指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奸佞之人。
[309]素:平素;一向。
[310]由是:因此。
[311]对:回答。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
[312]新:刚;才。
[313]辩:动听;精辟。
[314]一旦:有一天。
[315]恩信大洽:与外国的关系非常融洽。
[316]黥(qíng):古代一种刑法,用刀刺刻的面额,再涂上墨,也叫“墨刑”。
[317]多:陈赞;赞美。
[318]疏:给皇帝的奏议。
[319]任子:有权力继承父亲爵位的人。
[320]佐佑:;支持。
[321]非:无;没有。
译文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五月甲子日,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人文正公在徐州逝世,同年十二月壬申日,安葬在河南尹樊里的万安山下。文正公名讳叫做范仲淹,字希文。五代的时候,祖上居住在苏州,在吴越地区做官。宋太宗时,吴越献地归服,范仲淹的父亲跟随吴越王钱俶到京城朝拜皇帝,后来担任武宁军掌书记,死在任上。先生2岁时就成了孤儿,他的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就又改嫁到长山(约为今山东淄博长山)的朱家。先生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哭着离开长山到了南都(在今河南商丘,即当时的南都学舍,后来称应天书院)。来到学堂,打扫了一间房子,日夜读书,他的起居饮食,别人都受不了,但是他自己更加刻苦。
过了5年,他精通了六经的主旨,写文章、谈问题一定遵循仁义根本。真宗祥符八年(1015),考中进士,被礼部选拔为第一,于是考中了乙科,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才回到长山接来并奉养老母亲。先生富贵以后,皇上追赠他的曾祖父苏州粮料判官范梦龄为太保,祖父秘书监范赞时为太傅,父亲范墉为太师,母亲谢氏为吴国夫人。
先生年轻的时候具有高尚的节操,在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方面,没有哪一项会让他动心的,却有慷慨激昂为天下百姓谋的志向,经常诵着这样的警句来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待人接物,都是根据原则,不因为选择有利害关系而有所不同。他的所作所为,必定是竭尽其力。他说:“自我努力就应该要这样。事情成功与否,有的决定权并不在我这。即使是古代圣贤,也不能说必定成功,我哪里敢马虎啊?”
仁宗天圣年间,丞相晏殊向皇帝推荐范仲淹的文学才华,皇上就让他以大理寺丞的身份担任秘阁校理的职务。因为说某事触怒了章献太后,被贬为通判河中府。过了很长时间,皇上念起他的忠诚,就征召授予他右司谏的官职。当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某天在前殿大会众臣,皇上将要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有关官员已经作好了准备,先生呈上奏章,称天子没有面向北方的道理,何况还要形成后代看轻皇上仰重皇后的风气,那事情就停止了。又上奏章请求太后把还给天子,没有答复,等到太后去世时,奏事的人迎合皇上的心意,把太后当朝时的很多事情都拿出来追究,想要地惩罚她。先生却认为太后受先皇的委托,保佑天子,十多年来,自始至终,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应该忽视小的失误,来保全她的高尚品德。起初,太后有遗命,要册立杨太妃代替自己为太后。先生劝谏说:“太后,这是皇帝母亲的名号,自古都没有人能代替太后的。”于是就取消了对杨太妃的册命。
这一年,发生来了大的旱灾和蝗灾,先生接受朝廷命令去安抚东南灾民。回来时,正赶上郭皇后被废,他率领谏官、御史跪在殿里谏诤反对,没有取得成功,被贬到睦州担任知州,又改任到苏州。一年多后,朝廷又任命他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把他召回京城,先生更加积极议论时政的得失,大臣权贵大多都忌恨讨厌他。
过了几个月,任命先生为开封府尹。开封一向号称难治,先生治理的非常有声望。每天的政事越来越简单,有空的时候就取来古今的治乱安危的情况向皇上讲解,又作了《百官图》献给皇上,说:“任命人员要各尽其材,那么百官都能称职,尧、舜治理天下也不过如此。”并针对官员的升迁快慢和顺序说:“这样可以为公,也可以谋私,也不能不详察。”因此惹怒了丞相吕夷简,以至于在皇上面前争论,先生请求辩解,话语非常恳切,因此被贬职,到饶州作知州。
第二年,吕夷简也被罢免了。先生被调任润州,又调到越州。赵元昊在河西反叛,皇上又重新任命吕夷简担任宰相。任命先生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授予龙图阁直学士的官职。这时候,刚损失了大将,延州危急。先生请求亲自镇守鄜州、延州防御敌人,于是改任为延州刺史。赵元昊派人送信求和,先生认为无事请和,难以相信,而且信中有不被朝廷承认的伪号,不能给皇上看,于是自己写信,告诉赵元昊逆顺成败的道理,非常精辟。因为擅自回信,被降一级,贬为耀州刺史。不到一个月,又调为庆州刺史。不久四路兵马都设置将帅,任命先生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兵马都部署,多次升任为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先生作为将帅,主要讲究持重,不追求小的功利。在延州筑起了青涧城,开垦营田,修复了承平、永平的废弃营寨,熟羌回到家乡操持旧业的好几万户。在庆州大顺城把持要害地区,抢夺敌人的土地来耕种。又建成了细腰城、胡芦城,于是明珠、灭臧等大的少数民族,都离开敌人来为大宋效力。因为边境的制度废弃了很久,以至于士兵和将领经常互不相识。先生于是把延州的士卒分给六个将领,训练齐整,各路兵马都用了先生的方法。先生所在的地方,敌人不敢侵犯。
有人疑惑先生碰到敌人如何应变?比如在大顺城驻扎,一天早晨带兵出城,各将领都不知道要去哪里,到了柔远,才发号令告诉他们目的地,是去筑城。至于筑城的工具,大小都具备,而军中起初都不知道。敌人以三万骑兵来争战,先生告诫诸将:作战后敌人撤走,不要过河追击。不久敌人果然退走,追击敌人的部队没有过河,而河那边果然有埋伏。敌人失算,于是撤走了。于是各将领都佩服先生,认为比不上他。先生对待将吏,一定要让他们畏惧法律,爱戴自己。他所得的赏赐,都根据皇上的意思分发给各将领,让他们自己去感谢皇上。各国作为人质的世子,任由他们出入,没有一个逃跑的。外国的头领来拜见,就把他们召到卧室内,隔开别人,撤掉卫士,和他们交谈,从不怀疑他们会对自己不利。先生在这里过了三年,战士勇敢,边境实力强大,和外国的关系非常融洽,于是决定谋取横山,收复灵武,而赵元昊多次派使者称臣请和,皇上也把先生召了回去。
起初,西部人被征为士兵的有十多万,后来都在脸上刻墨作为标记,只有先生的部队,只在手上作了记号,先生离去后,部队遣散,只有这一部人得以重新为民。先生在这两路,既取得了熟羌的效力,使他们来守卫边境,又把军队迁到内地,减轻了西夏人运输粮食的劳苦。他所实行的办法,离开后人们依然感激,坚持先生的办法而不敢更改的,到现在还很多。后来因吕夷简的事情牵连而被贬,那些士大夫们就为范、吕两先生的谁是谁非而争个不停,吕先生担心这事,凡是说范先生是正确的人都被指责为结党营私,有的官员因为这被贬黜放逐。一直到吕先生恢复宰相的职务,而范先生也幸亏被再次起用,于是两位先生欣然来往,齐心协力讨平叛贼。全国的读书人都因为这事很是佩服两位先生。但关于结党营私的话题,从此以后就不断提起再也不能制止。皇上已经认为范先生有贤才可以重用,所以最终力排众议而任用他。
仁宗庆历三年(1043)春天,朝廷召先生担任枢密副使,他五次推辞都被朝廷拒绝,于是才上任。到任几个月,又任命他为为参知政事,每次进宫拜见皇上,皇上都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先生叹息说:“皇上任用我已经到了极致了,但是做事要有先后,况且在长治久安的情况下改革弊端,不是一朝一夕就行的。”后来皇上又赐给他手诏,让他赶快列举要办的国家大事,又建起天章阁,召见他并赐给他座位,给他纸笔,让他在自己面前写奏章。先生惶恐不安的退出坐席,回去后条列了当时应该先办理的十多件事献给皇上。他主张在天下兴办学校,选拔士人首先根据德行而不单纯根据文辞,磨练考核来区分他们的能力,减少有权力继承父亲爵位的人的数量来减少过量的官职。用农桑、考课、守宰等事情,正要施行,但是有关磨练、任子的制度,心存侥幸的人都很忌恨,因此争相诽谤,而妒嫉先生的也因为这些诽谤感到高兴,喜欢让这些人担任助手。
恰逢边境报告有警情,先生于是请求前去,于是任命先生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先生到任后就上书说自己愿意镇守边境,于是就任命他为资政殿学士、邠州刺史,兼任陕西四路安抚使。他担任参知政事的官职,才一年就结束了,有关部门都上奏请求停止先生先前实行的新法,恢复原来的旧法。怂恿此事的人危言耸听的向皇上进言,幸亏皇上了解先生的忠心,没有听从别人的话语。
这时候,西夏已经称臣,先生因为有病请求担任邓州刺史。在邓州任职三年,又请求担任杭州刺史,又调到青州。先生的病情更加严重,又请求担任颍州刺史,用小轿把他抬到徐州,于是一病不起,享年64岁。先生得病的时候,皇上赏赐药物并慰问病情。先生死后,皇上停止上朝一天,因为先生的遗书没有任何请求,于是皇上派人到先生家问他的家人有什么要求,追赠先生为兵部尚书,用来哀恤先生的物品非常丰厚。
先生为人,外表和气,实质很讲原则,喜爱善良的人,关心爱护百姓。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家里还很穷,所以他终生没有结交多少朋友,吃饭也不用多少荤腥,但他对财产却还很乐意施舍,一点也不吝啬。等到他离职回家,大家看他的家财,妻子儿女仅仅温饱而已。他处理政事,所到过的地方百姓大多都给他立祠并画像。他的行事,从山林处士、街巷田野之人,到外族夷狄,没有不知道他的名字的,而且乐于谈论他的人非常多。至于他的世代家谱、官爵,在墓碑上的志、在家里的族谱、在有关部门收藏的文章,这里都不论述了,只歌颂他心系天下国家,也是先生的志向!碑铭的内容是:
“范氏在吴越地区,世代担任陪臣。钱俶献给朝廷吴越的土地,以及当地的百姓。范氏才来到北方,这中间有几代人?先生自己勤奋努力,和机运相逢。事情有罪有功,言论有逆有顺。难道是先生全都行吗?皇上任命了他。其中的艰苦辛劳,先生自始至终都坚持着。西夏的小儿在边境闹事,趁着国家平安管理松懈。皇上命先生前往,讨伐他的骄横。有不服从的,就铲除他们的根本。先生在这里三年,懦夫都成了勇士,毁弃的制度也完善了。怜悯孤儿,抚养幼兽,最终使西夏人来称臣。西夏人来到朝廷,商议称臣的事情。皇上命令先生快回来,来协助治理天下。先生叩头推辞,这实在是很难啊!起初并不难,难在是否能坚持到底。小人们诽谤的声音源源不断,最终要破坏了已经施行的大事。皇上没有听信小人的话,只相信先生。不偏信,不听信危言,这是皇上圣明。先生活着时享受显贵尊荣,死后又追赠谥号。荫护了自己的子孙,使后世都得到好处。百年才有这样像先生一样的人,他的事迹可以激励人们不要懒惰,努力进取。”
解析
皇佑四年(1052)五月,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范文正公薨于徐州。同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伊川万安山下。其墓庄严肃穆,但不显崇伟;墓周苍松翠柏环植,享堂却不很恢宏。但其神道碑铭,却是欧阳修守丧期间含泪书就的。
全文二千四百余字,详细描述了范公的生平业绩,特别对范仲淹“诏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革磨勘例迁,以别能否;减任子之数,而除滥官;用农桑考课守宰等事”评价尤高,称他为“系天下国家之大者”。通篇人情练达,文字简美,体现了欧阳修“明道致用”的文风和他对范公深切的怀念之情。
此碑原由翰林学士、吏部郎中王洙书,立于洛阳伊川万安范仲淹墓享堂。明成化十二年(1476)冬十月,苏州知府刘禹重立于天平山。此碑由邑人吴概重书,陈俊镌刻,是天平山的重要史料碑刻。
范仲淹个人资料
中文名:范仲淹
别名:字希文、朱说、范履霜、范文正公
谥号:文正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北宋
所处时代:北宋时期
出生地: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
出生时间:公元989年8月29日 逝世时间:公元052年5月20日
职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职位:参知政事、徐州知州、兵部尚书
爵位:楚国公
成就:庆历新政、戍边御敌、执教兴学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公元989年8月29日-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0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四年(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生平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幼孤,因母改嫁至京东路淄州长山县朱氏,改姓朱,名说。大中祥符八年(05)进士及第,复本姓。监泰州西溪镇盐仓,请筑捍海堤,长数百里,后人称为“范公堤”。天圣六年(028),上书言朝廷得失、民间利病,为宰相王曾所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宋仁宗赵祯亲政,由陈州通判召为右司谏。值江淮、京东大旱,出使安抚东南,开仓赈灾,奏蠲折役茶和江东丁口盐钱。以谏仁宗废皇后,出知睦州(今浙江建德东)、苏州。景佑二年(035),权知开封府,舆论以为“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在朝极言人主当注意用贤才,不可委臣下以用人的权力,为百官所图,以为用人应各当其才;又以为洛阳险固,应逐渐充实储备。因反对宰相吕夷简擅权,出知饶州(今江西波阳)、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宋西夏开战后,任陕西帅臣,曾分延州兵为六将,每将三千人,分部训练,量敌众寡出战,熙宁将兵法即以此为本。西夏人说他“腹中自有数万甲兵”。在陕西数年,筑青涧、大顺城,修复胡卢、细腰等砦;开营田,羌族归业者数万户,边防赖以巩固。庆历三年(043)召为枢密副使,旋改参知政事。上疏条陈十事,建议改革吏治,裁汰冗滥,选贤任能,并论减徭役、厚农桑、修武备等事。这些建议大都被宋仁宗纳,陆续施行。史称庆历新政。但因新政损害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被诬为“朋党”。庆历五年, *** 知政事,出知?(今陕西彬县)、邓(今河南邓县)、杭等州。皇佑四年(052)卒,谥文正。
范仲淹生平评价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墓
范仲淹墓范仲淹简介,位于洛阳城东南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万安山南侧范仲淹简介,分前后两域。前域为范仲淹及其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中央祭庙一所,内有殿房,殿中悬光绪皇帝御笔“以道自任”匾额;宋仁宗篆额的“褒贤之碑”,高4.08米,宽.4米,厚0.48米,碑文由欧阳修撰,王洙书,字迹大体清晰,另有翁仲、石羊、石狮等。后域为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及后代之墓。2006年,,范仲淹墓作为宋代古墓葬,被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下一篇:心静的诗句_心静的诗句有哪些
点击排行
随机内容
-
中考获奖半命题作文_中考获奖半命题作文怎么写
-
我和哪吒过一天的作文400字小学四年级_我和哪吒过一天的作文400字小学四年级下册
-
电影鸟巢观后感作文_鸟巢的观后感
-
写老师的作文800字_写老师的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
他什么了作文500字左右优秀作文三年级_他什么了作文500字左右优秀作文三年级下册
-
神话故事中国神话故事作文_神话故事中国神话故事作文500字
-
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优秀获奖初一
-
弘扬民族精神作文800字议论文怎么写_弘扬民族精神作文800字议论文怎么写的
-
家庭趣事作文400字精选62篇三年级_家庭趣事作文400字精选62篇三年级下册
-
新闻作文200字最新范文_新闻作文200字最新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