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_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tamoadmin 2024-09-01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2.高中化学气体的除杂?急3.高中化学实验里的置换 讨论金属活泼性4.高三化学教师个人总结5篇5.浅谈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建议6.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总结7.高中化学说课稿 高中 化学 虽然不是最难的课程,但是化学成绩好的同学却不是很多,因为化学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反应方程式和化学特性等,应用是难免会产生混淆。那么,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哪个部分是最难学的呢?

1.高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

2.高中化学气体的除杂?急

3.高中化学实验里的置换 讨论金属活泼性

4.高三化学教师个人总结5篇

5.浅谈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建议

6.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总结

7.高中化学说课稿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_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高中 化学 虽然不是最难的课程,但是化学成绩好的同学却不是很多,因为化学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反应方程式和化学特性等,应用是难免会产生混淆。那么,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哪个部分是最难学的呢?

1 高中化学哪部分最难

1、我觉得有机化学比较难,需要记忆和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高考题型复杂多样,经常考很奇葩的东西,特别是有机化学的推导题,谁能拿下它,高考化学再差也不会有多差。反正那时我们学有机化学挺难的,高考也要考,上了大学就会发现其实无机化学更难。

2、对于化学来讲,实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高三复习难点几种的一个方向,包括的方面也很多,有仪器使用与装置图识别;有实验操作与安全知识;有气体制备与气密检验等方面;还包括物质鉴别与分离提纯以及实验设计与方案的评价等等。总之,化学实验以及结论都是高三化学复习难点的一个重要部分,都应该很好的掌握。

3、不管学什么都是重基础,只要基础好就没有难的住的题。依照你的情况应该是基础没有打好才会出现解题困难的局面。化学主要题型有实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难点的就是实验。化学要记住的实验也不是很多,一个族一般都只有一个代表性的实验,只要记住原料,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即可。气体实验一般是重点,有的原料要是过量还会有别的反应,不但要记住条件,还要记住原料的量和过量之后会有什么反应,以及反应生成什么。无机化学里重要是实验和离子方程式,代表性的是铝和铁,这两个是难点也是重点。主族里只要记住代表性的就可以依次类推。

1 高中化学难学的原因

1.对于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

基本概念对于高三化学来讲是很重要的,基本概念一定要掌握,也就是要熟练掌握的,并且理解这些化学用语的含义以及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答题中也会要求考生用一些方程式来表达答案,比如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结构简式等等,充分理解了基本概念,才能在以后的答题中更加顺利。

2.各种化学实验以及得出的结论

对于化学来讲,实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高三复习难点几种的一个方向,包括的方面也很多,有仪器使用与装置图识别;有实验操作与安全知识;有气体制备与气密检验等方面;还包括物质鉴别与分离提纯以及实验设计与方案的评价等等。总之,化学实验以及结论都是高三化学复习难点的一个重要部分,都应该很好的掌握。

3.典型和非典型的基本元素

化学可能做多用到就是方程式,而且解答也多用到方程式的情况,其中高三化学复习难点集中在的一个方面就是一些基本原素上,比如铁元素有不同的方程式,有Fe2还原性;有Fe3氧化性与酸性;钠也同样有Na2O2氧化性与NaHCO3酸碱性的不同;还有铝AlCl3,AL(OH)3NAALO2等;而非典型元素有氯、硫、氮、硅等,都应该掌握其符号与相应的方程式。

最强高考励志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1 怎么提高高中化学成绩

一、基础知识一定要理解(必须吃透书本)。比如说非金属及其化合物(S元素、N元素),金属及其化合物,离子反应与共存,氧化还原反应

二、化学实验要重视。高中所学的知识点很多都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总结得到,相信高中生尤其是理科生对实验的记忆能力要强于书本上的文字和方程式等符号,有条件的话实验之前做好预习报告,试验后做好实验报告,实验中多思考。

我推荐: 高中化学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三、联系归纳。化学里面存在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性质如何同一主族性质又如何。做到学一个懂多个的效果(当然同一主族也有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Na和K的性质,C和Si的性质。

四、注意细节。化学中很多东西容易混淆(比如说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生成气体的不同)、有机化学中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等等太多。

高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

酸碱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 方法 。那么关于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 报告 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_酸碱中和滴定验 报告 范文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关于“ 化 学实 验报 告 ”内容请点击(↓↓↓)〗

★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

★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

★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 ★

★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

★ 化学实验报告论文 ★

篇一:酸碱中和滴定 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

溶液) 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

二、实验原理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 的酸(或碱)溶液跟 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c(NaOH)?

c(HCl)?V(HCl)c(NaOH)?V(NaOH)

或 c(HCl)?。

V(NaOH)V(HCl)

三、实验用品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2~10)

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

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四、问题讨论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

篇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培养同学们“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的实验思想。

2.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3.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滴定台一台,25mL酸(碱)滴定管各一支,10mL移液管一支,250mL 锥形瓶两个。

药品:0.1mol/L NaOH溶液,0.1mol/L盐酸,0.05mol/L草酸(二水草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

三.实验原理:中和滴定是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过实验手

段,用已知测未知。即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完全中和未知浓度的碱(酸)溶液,测定出二者的体积,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二者的化学计量数,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酸碱滴定通常用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做标准溶液,但是,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故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溶液,一般先配制成近似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标定。本实验用草酸(二水草酸)作基准物。

⑴氢氧化钠溶液标定:H2C2O4+2NaOH=Na2C2O4+2H2O

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呈弱碱性,用酚酞作指示剂。(平行滴定两次)

⑵盐酸溶液标定:HCl+NaOH=NaCl+H2O

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平行滴定两次)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仪器检漏:对酸(碱)滴定管进行检漏

2.仪器洗涤:按要求洗涤滴定管及锥形瓶,并对滴定管进行润洗

3.用移液管向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00mL草酸(二水草酸),再分别滴入两滴酚酞.向碱式滴定管中加入药品至零刻线以上,排尽气泡,调整液面至零刻线,记录读数。

4.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草酸(二水草酸)溶液,沿同一个方向按圆周摇动锥形瓶,待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保持30秒不褪色,即可认为达到终点,记录读数。

5.用移液管分别向清洗过的两个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滴入两滴甲基橙。向酸式滴定管中加入盐酸溶液至零刻线以上2—3cm,排尽气泡,调整液面至零刻线,记录读数。

6.用盐酸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待锥形瓶中溶液由**变为橙色,并保持30秒不变色,即可认为达到滴定终点,记录读数。

7.清洗并整理实验仪器,清理试验台。

五.数据分析:

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标定: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2.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六.实验结果:①测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mol/L

②测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35mol/L

七.误差分析:判断溶液浓度误差的宗旨是待测溶液的浓度与消耗标准液

的体积成正比。

引起误差的可能因素以及结果分析:①视(读数)②洗(仪器洗涤)③漏(液体溅漏)

④泡(滴定管尖嘴气泡)⑤色(指示剂变色控制与选择)

八.注意事项:①滴定管必须用相应待测液润洗2—3次

②锥形瓶不可以用待测液润洗

③滴定管尖端气泡必须排尽

④确保终点已到,滴定管尖嘴处没有液滴

⑤滴定时成滴不成线,待锥形瓶中液体颜色变化较慢时,逐滴加入,加一滴后把溶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接近终点时,控制液滴悬而不落,用锥形瓶靠下来,再用洗瓶吹洗,摇匀。

⑥读数时,视线必须平视液面凹面最低处。

篇三: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酸碱中和滴定

时间实验(分组)桌号 合作者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 溶液) 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

二: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实验药品: 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溶液)、酸碱指 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3.1~4.4)

三:实验原理:

c(标)×V(标) = c(待)×V(待)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 本实验具体为:c(H+)×V(酸) = c(OH-)×V(碱)

四:实验过程:

(一)滴定前的准备阶段

1、检漏: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体方法: 酸式滴定管,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静止放置5 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有漏必须在活塞上涂抹凡士林,注意不要涂太多,以免堵住活塞口。 碱式滴定管检漏方法是将滴定管加水,关闭活塞。静止放置5min,看看是否有水漏出。如果有漏,必须更换橡皮管。)

2、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得润洗,也不需烘干。

3、量取:用碱式滴定管量出一定体积(如20.00ml)的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注意,调整起始刻度

在0或者0刻度以下)注入锥形瓶中。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液盐酸,赶尽气泡,调整液面,使液面恰好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准确刻度,记录读数

V1,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

(二)滴定阶段

1、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如颜色不明显,可将锥形瓶放在白瓷板上或者白纸上)。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滴定时,右手不断旋摇锥形瓶,左手控制滴定

管活塞,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被盐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记录滴定后液面刻度V2。

2、把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废液缸,用蒸馏水把锥形瓶洗干净,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

(三)实验记录

(四).实验数据纪录:

五、实验结果处理:

c(待)=c(标)×V(标)/ V(待)注意取几次平均值。

六、实验评价与改进:

[根据:c(H+)×V(酸) = c(OH-)×V(碱)分析]

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相关 文章 :

★ 大学化学的酸碱滴定实验报告

★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

★ 材料化学论文范文(2)

★ 生物类学术论文(2)

★ 高中化学实验研究性论文

★ 书写财务报告的范本

★ 做化学实验要正确地使用仪器

★ 化学实验改进论文范文

★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s://hm.baidu/hm.js?26f5ae036705b1309c90adafb920af";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中化学气体的除杂?急

1.高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

 一、总体要求

 高三化学以化学复习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工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增强高考复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教学目标

 1、以刚进入高三学生热情高涨为契机帮助学生确立将来的高考目标,积极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加强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认真研究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努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投身教改实践,勇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自觉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的科学育人过程。

 2、认真研究高考改革发展趋势,深入学习《考试大纲》,正确把握高考的标准和特点,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坚持精心设计和上好每一节课,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高考改革发展趋势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在教学中,仔细分析新教材的特点,狠抓高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内综合的意识,在复习课中,要坚持精选习题,妙题精解、融会贯通。防止题海战术和重结论、轻过程等不良倾向,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立足各班学生实际状况,搞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重视优秀生的指导和训练,关注其每一个错误及时分析错误的原因。抓中间促两头,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加强化学教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在教学中,密切联系有关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注意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加强理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相关知识面,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有意培养学生解题习惯,注重分析订正。①做题前认真读题,站在出题者的高度来审题;②做题过程中,每个步骤都要“言之有理”、准确无误,原理、结果与题意一气贯通,书写要规范;③对做错的题,务必认真分析订正。

 6、搞好试卷讲评。除年级统考外,本科目还要逐章过关。每考必认真落实“统、查、析、讲”四大环节:分类统计解法样本,分项统计错误地点,分题统计错误人数,分段统计考试成绩;查学生审题偏差,查学科知识漏洞,查应用能力缺陷,查思维方法障碍,查造成错误根源;分析试卷考查目标,考试范围、背景材料、命题视角、分析解题方法、应试技巧;讲试卷重点、难点、热点、试题闪光点。

 7、要求学生做好章节归纳总结,提倡每日10分钟回顾思考消化当天的化学知识。

 8、重视作业。要求学生规范,按时完成;教师详细批改,改后学生认真更正。

 9、集思广益,搞好协作,精选习题,精讲精练,不折不扣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领导宽心。

 10、要求学生有纠错本,对易错易忘的知识记录下来反复训练。

 三、工作措施

 1、强化个人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重视备课,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主要取“预习,精讲,精练,点评”的模式,力求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搞好第一轮复习,并在此基础上,第二轮复习突出抓好几个专题,重点抓好第三轮复习和综合训练,力争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

 2、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认真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活页课时作业和单元测试要求全批全改;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习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对化学有特殊爱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指导。可以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具体的辅导,并布置较高要求的作业,以促进特长生的发展。

 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3、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复习后期开放实验室,尽可能的提供实验仪器,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4、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2)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多使用启发式教学等好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5、继续开展和加强学案教学

 学案运用要系列化。自学探究学案——技能训练学案——综合检测学案——复习巩固学案,构成学案系列。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当然学案要力求实效,切忌“大空”、走过场。

 四、教学进度复习取三轮八次检测复习法。

 1、第一轮复习:按教材章节进行,夯实基础,章节过关,以高考的基本题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验)进行系统的复习,着力培养学生的解题的规范性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第二轮复习,以综合能力为主、板块式推进,专题复习、考点精练。将各知识点有效的串接起来,形成有效的知识框架结构;

 3、第三轮复习,即综合训练和模拟练习,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强化训练阶段。自我小结、查漏补缺,教师点拨精讲,重在抓学生完成学科内知识体系的构建,每周两套题,取定时考、及时阅、精点深评的教学方式;

 4、回扣复习,学生自行整体调节,搜集各方资料和信息。回扣课本,考试心理辅导等。

 

2.高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

 一、总体要求与任务:

 总体要求:把握好20xx年高考动向,加大和加强学生练习;认真备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选学生的练习题和考试题;多关心学生,培养学生的应试状态。力争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总校下达的高考任务。

 任务:本学期完成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化学实验新课和复习,二轮专题复习和高考模拟冲刺的练习。专题复习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基化合物等五个专题。高考模拟冲刺有10套精选练习。同时,精选各地优秀试题组卷练习。

 二、对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经过第一轮系统的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基本概念已经掌握得比较清楚和牢固,基本规律和方法已经比较熟练,答题规范也有所提高,化学成绩也在不断的进步。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任有少数同学没有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最后一学期,必须加强和规范学生的练习,把学生的状态调整到去参加高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高考大纲中的所有考点: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碱金属、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盐类水解、物质结构和性质、工艺流程、化学实验等等。

 难点:做好各部分的知识点的总结,知识结构的梳理;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技巧;研究高考的动向、高考的信息并对高考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本学期主要工作措施:

 1、学期初集思广益,制定详细教学,谋划教学策略,使每个教师都对工作目标及自己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2、关注好零界生和优秀学生,做好因材施教。

 3、所选专题具有针对性,综合性。

 4、抓基础(基本概念及规律)、练规范(思维过程及书写过程)、求精准(语言表述及用词)。

 5、适当进行实战训练(单科、理综)

 6、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用个别指导交流等形式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尤其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树立信心,踏实有效地应考。

 

3.高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负责高三年级5、6、7、8、9班五个班级的化学教学任务。其中5班是艺术班,6、7、8、9班是文科班。7班、9班就这两个班级来说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5、6、8班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之中都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如思考问题不深刻、不全面、思路不清晰等。针对这些不同层次的班级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总体情况分析:学生文理分科以后,文科生和艺术班学生对化学学科重视不够,而且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

 二、教材分析

 高三下学期主要以学习化学必修2为主,共包括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化学与自然开发利用四部分知识。在这些知识内容中大多涉及到原理性知识。例如化学反应原理这一部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力进行理解和分析;又涉及到计算,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又会有所要求。有机这一部分知识涉及一些有机物的性质和实验。用实验教学对学生去理解记忆会有所帮助;再有就是有机反应原理。总之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教材知识内容为背景,因材施教,为高三学业水平测试储备最充分的能力。

 三、工作目标

 认真筹备每一节课,以丰满的热忱上好每一堂课,力争每一堂课都打造成精品。对学生的作业要精选,在不给学生造成可以累赘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作业,并及时给与全批全改。对于作业中呈现的问题,在课堂中进一步讲授、巩固。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重点,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倡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使教学工作课题化。教师要努力提高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讨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实验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开拓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活动中,要把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的确定、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单元的测试与评估、课内外辅导活动中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思考设计。

 3.做好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三文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对不同类学校和不同类学生的教学要求,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提倡向40分钟要质量,反对加班加点磨学生的低劣教学方法。

 4.注重知识的落实,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5.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教师实验基本功培训,倡导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要发挥群体优势,发挥教研备课组的作用,依靠集体力量,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高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

 一、教学目的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实验是化学的生命线,是化学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要靠化学实验教学的运作;学生养成科学态度、情感意志品质,离不开化学实验;学生科学世界观、科学方法 论及良好学风的形成,更是与化学实验教学紧密相关。

 二、教学措施

 1.注重实验预习,培养自学习惯

 督促学生实验预习是搞好分组实验的保证。我们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抓好实验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

 2.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

 分组实验教师少,学生多,时间紧。学生在操作中易犯一些常识性甚至危险的错误,教师要在学生动手之前,对重要的操作进行规范化演示,对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强调,同时要求学生之间自查互检、相互交流和配合。这样不仅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协作精神。

 3.写好实验报告,培养科学品质

 实验报告是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是知识升华为能力的途径。在实验中常有些同学忙于操作,没认真观察和分析现象,或“只观不察”缺乏记录,结果导致对实验过程印象模糊,写实验报告只好搬书照抄或凭空臆造,使实验的实践价值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在实验后也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整理记录,完成实验思考题,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促进感性认识的飞跃。对实验失败的学生,我们允许他们在分析原因之后,利用课余时间补做实验,修改实验报告。强调实验报告的撰写,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为今后社会实践活动中撰写社会实验报告奠定了基础。

 

5.高三化学下学期教学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本学期理科班周课时为6节,主要学习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向高考辐射。

 2、教材分析: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是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及限度等问题。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酸、碱和盐的本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对于大家已经熟悉的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将以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定量关系为主。以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为基础的电化学过程和装置,如电池、电冶金和金属腐蚀等,是富有时代气息和应用广泛的领域。作为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每个实例,都是那样的有趣和富有启发性。

 3、学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三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工作目标

 1、要求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和学习高考考试说明,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增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驾驭能力,立足课堂开展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加强常规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以及为高三培养化学尖子作好培优工作。

 2、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结合学科实际,落实各项教研和教学常规工作。树立质量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具体工作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深入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部分章节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再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此项工作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学生配套教辅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每章的测验题,与备课组共同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保证演示实验绝大部分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实践。

 3、做好综合实践,践行分层教学

 (1)培养特长生学习、探究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习做好缺差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掉队。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每周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2)定时与备课组内的老师进行交流,解决有关问题。与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总之,只有我们坚定信心,师生共同努力,相信在本学期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高三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为高三化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实验里的置换 讨论金属活泼性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不繁。

气体的除杂(净化):

1. 气体除杂的原则:

(1) 不引入新的杂质

(2) 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

2. 气体的除杂方法:

试剂

除去的气体杂质

有关方程式

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NH3

/

强碱溶液(NaOH)

酸性气体,如:CO2、SO2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灼热的铜网

O2

2Cu+O2====2CuO

灼热的氧化铜

H2、CO

CuO+H2===Cu+H2O

CuO+CO====Cu+CO2

注意的问题:

(1)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3)除杂装置与气体干燥相同。

典型例题

1. 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选用试剂或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鉴别H2和CO2

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考点: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除杂问题。

(1)H2、CO2的化学性质。

(2)SO42-的特性。

评析:①利用H2、CO2的性质不同,加以鉴别。

如H2有还原性而CO2没有,将气体分别通入灼热的CuO加以鉴别。

CuO+H2 Cu+H2O

或利用H2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气体分别点燃加以鉴别。

或利用CO2的水溶液显酸性而H2难溶于水,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加以鉴别。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H2不能。

②属于除杂质问题,加入试剂或选用方法要符合三个原则:(1)试剂与杂质反应,且使杂质转化为难溶物质或气体而分离掉;(2)在除杂质过程中原物质的质量不减少;(3)不能引入新杂质。

在混合物中加入BaCl2,与H2SO4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将其除去,同时生成物是HCl,没有引入新的离子。

答案:

澄清石灰水

Ca(OH)2+CO2=CaCO3↓+H2O

氯化钡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

2.下列各选项中的杂质,欲用括号内物质除去,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CO中混有少量CO2 (澄清石灰水)

B CO2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NaOH溶液)

C O2中混有少量H2 (灼热氧化铜)

D N2中混有少量O2 (白磷)

分析:

A 澄清石灰水能吸收CO2,不能吸收CO ,可到达目的.

B CO2与HCl都和NaOH反应,故不能达到目的.

C O2和H2 混合二者体积比不知道,通过灼热氧化铜可能爆炸,不能达到目的.

D 白磷自燃且生成物为固体,除去O2,能达到目的.

回答除杂问题,一定要全面分析,既要除去杂质,又要使主要成分(被净化的气体)不变质。

答案: A D

3.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但氯化钠晶体里混入了少量硫酸钠和碳酸氢铵,设计一组实验,配制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

提示:本题为除杂问题的实验设计,这样的问题一般要遵循“甲中有乙,加丙去乙,可产生甲,但不能产生丁”的原则。

答案:将不纯的氯化钠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滴加稍过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与OH-反应后生成)完全沉淀。再续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过量的Ba2+。过滤,保留滤液在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用PH试纸控制),得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

分析:为了除去杂质NH4HCO3和Na2SO4,一般可提出两个实验方案:第一方案是利用NH4HCO3受热(35℃以上)易分解成气态物质的特性,先加热氯化钠晶体除掉NH4HCO3,再加Ba2+除掉SO42-;第二方案是用Ba(OH)2同时除掉两种杂质,这种方法简便,“一举两得”,故优先选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不纯的氯化钠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滴加稍过量的Ba(OH)2溶液,使

SO42-及CO32-(原HCO3-与OH-反应后生成)完全沉淀。

检验Ba(OH)2是否过量的方法:取少量滤液,滴几滴Na2SO4或稀H2SO4,如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则表示Ba(OH)2已过量。

②再续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过量的Ba2+离子。过滤,保留滤液。

检验Na2CO3是否过量的方法,取少量滤液,滴加几滴HCl,如产生气泡则表示Na2CO3已过量。

③在②之滤液中,滴加稀HCl至溶液呈中性(用PH试纸控制),就可得纯氯化钠溶液。

4、工业上制备纯净的氯化锌时,将含杂质的氧化锌溶于过量的盐酸,为了除去氯化铁杂质需调节溶液的PH值到4,应加入试剂是

A.氢氧化钠 B.氨水 C.氧化锌 D.氯化锌 E.碳酸锌

正确答案:CE

解释:本题为除杂题,原理是降低溶液中的[H+],将Fe3+转化为Fe[OH]3以除去,所以应加入碱性物质,A、B、C、E均可满足条件,但除杂的原则是不能引进新杂质,所以A、B排除,选出正确答案。

5、海水是取之不尽的化工原料,从海水中可提取各种化工原料。下图是工业上对海水的几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为:A 盐酸;B BaCl2溶液;C NaOH溶液;D 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与电源负极线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 (变大、不变、变小)。若1mol电子的电量为96500C,则用电流强度为100A的稳恒电流持续电解3分13秒,则在两极上共可收集到气体 mL(S.T.P)。若保证电解后饱和食盐水的浓度不变,则可取的方法是

③由MgCl2·6H2O晶体脱水制无水MgCl2时,MgCl2·6H2O晶体在 气氛中加热脱水,该气体的作用是

④电解无水MgCl2所得的镁蒸气可以在下列 气体中冷却。

A H2 B N2 C CO2 D O2

参考答案

①B C D A或C B D A

该小题属离子除杂题。除杂原则是在除去Ca2+、Mg2+、SO42-时,不能带入杂质离子。所以,解此题的关键是把握好加入离子的顺序:①Ba2+必须在CO32-之前加入;②CO32-、OH-必须在H+之前加入,所以B、C不分先后,而D、A本身既分前后,又必须放在B、C之后才能满足条件。

②2Cl--2e→Cl2 变大 4480 措施是向电解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与正极相连的阳极发生的反应是2Cl--2e→Cl2,与负极相连的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H+不断消耗,使得溶液中[OH-]增大,pH变大。电解中外溢的是Cl2、H2,所以要确保原溶液浓度不变,只能向体系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以补足损失的H、Cl原子。易错处是加入盐酸,使溶液浓度变小。

③HCl

抑制水解平衡MgCl2+H2O Mg(OH)Cl+HCl正向进行

④A

6、实验室用纯净、干燥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有下列A、B、C、D四部分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要求,将各实验装置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序号连接起来:( )→ ( )→( )→ ( )

(2) 指出A、B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

A B

(3)实验完毕后,加热和通入氢气同时停止,等试管冷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与理论上所得铜的质量相比较,将会----------(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装置的排列从左到右顺序一般是:(1)气体的发生装置(2)气体的除杂装置气体的干燥装置(4)主要实验装置(5)尾气的处理(气体无毒可直接放出)

答案:(1)D→A→B→C

(2)A:吸收可能存在的HCl气体

B:吸收水得到干燥的氢气

(3)偏大

高三化学教师个人总结5篇

1.你用的铁里面是含有碳杂质的,所以铁放到铅溶液里面有气泡主要是碳与铁组成的原电池放出来的,还因为铅溶液是一种很好的电池溶液(铅蓄电池)。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发生置换反应的,这点你查一下电势表就能知道。

2.气泡还就是氢气,因为PbNO3是一种强酸弱碱化合物,其溶液偏酸性。

3.铝的化学性质有点怪的,其活泼性很强,你即使打磨以后再放进去,它还是先与氧气发生反应了,除非你保证在无氧条件下操作而且溶液中也没有溶解氧。所以你实际上是把氧化铝放在了溶液中,即使表面氧化膜被溶解以后,溶液中的溶解氧又使铝的表面生成新的氧化膜,当然没有反应了。

4.金属铁和离子锌铝反应原理同1的解释。跟镁没反应是由于MgNO3溶液与其他溶液相比更偏中性,而且镁溶液不适合做电池液,换句话说在电池溶液中,镁离子是一种毒性物质,因此没气泡出现。

5.这里的反应是原电池反应,所以没法判断活泼性的。要判断也只能判断那种溶液更适合做电池液而已。由于铁中的碳杂质含量又很少,所以你靠那点气泡是没法判断出来的。铁置换铜是很容易的,因为铁与铜不论在空气中还是在水中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很快被氧化,这点能保证置换反应的顺利进行。

6.镁与锌放到铅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就比较复杂了,首先偏酸性的铅溶液将镁与锌表面的氧化膜去除,然后发生少量置换,置换出的铅与镁锌组成原电池,加上镁与锌的活泼性较强,致使电池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热量,产生的热量又使置换出来的铅很容易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氧化,故而变黑。氧化铅便不具备继续组成原电池的条件了,反应终止。所以镁条与锌条会断成几节,而且表面变黑。

7.铅与铜的置换反应很缓慢的,估计你没有把铅的表面充分打磨,即使抛光后的铅与铜发生置换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来,而且最好保证过程中尽量没有氧气干扰,不知你的实验有没有做到这几点。

好了,以上是我对你的实验的解释,你看一下是否合理。

浅谈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建议

1.高三化学教师个人总结

这是我首次接触高三的教学工作,担任高三1、2班的化学老师。尽管1、2班是平行班,但对刚刚执教不久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期间幸得教研组长清芳老师的指导,使得我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高三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高考,因此本学期开始进行第一轮复习,完成了化学必修1、2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等必考模块的复习工作。按照年级的统一部署,组织了这学期来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主要工作:

 一、分析学科特点,提升复课信心

 化学虽属于理科,但又不同于数学和物理,知识显得比较杂乱,同时该学科的学科特点明显,化学用语多。针对这些,我从一开始就把打基础,强化学科能力放在了第一位。

 二、扎实推进第一轮复习,提升学生能力

 选用《XX》作为教辅进行复习,该书知识点罗列清晰:包括自主梳理便于学生自己复习,要点聚焦进行重点突破,还有相应的达标训练,适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完成一至十专题的复习。在每个专题的复习中,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再提炼出知识要点和题型方法,然后,通过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将悬空的知识和技能再次细化,此后让学生练习感悟,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每一专题的知识、题型和方法。为学生构建起扎实的完整知识体系。

 三、向课堂要效率,向考练要效果

 课堂仍然是复习的主阵地,丢了课堂就等于丢了复习。抓课堂是实施有效复习的关键。复习中狠抓练习和综合考练。因此安排了每周日晚上在限定时间内进行理综选择题训练。这些做法,使教学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

 本学期开展了电解池应用这节公开课,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设计一份学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五、不足之处:

 (1)在分层次教学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2)有些学生一上高三就放弃自己,因此差生面较广。

 (3)由于高三课业增重,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为不好,很多都要在督促下才能完成。

 六、今后努力方向

 (1)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分层次布置作业,题目进行筛选后,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作业。当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所以也鼓励学生能尽量去做。

 (2)对差生进行思想工作,希望他们在态度上能有所转变。

 (3)练习卷及时批改及时反馈,提高实效性。

2.高三化学教师个人总结

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三化学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认真上好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上了一节区级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业余时间的业务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知识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我还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业余时间到电脑学校学习。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志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四、下学期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以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不仅让学生敬畏你更要亲近你,接受你。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3.高三化学教师个人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5、6两个理科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高三年毕业班取分层次教学,K三(6)班是培优班,其他班级均为普通班,现对本学期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了解学生的学情

 我是高三才接这两个班级,因此学期初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6班是由年段总分前50名的学生组成,虽然是总分较好,但单科化学还是存在很大差距。5班成绩都偏弱,化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只有三五个学生,大多数基础都很差,尤其是化学1很薄弱。全体学生在高一高二共学习了4个模块《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没有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因此的选考只能选择《物质结构与性质》,大多数学生都是化学1的基础很不扎实。

 二、制定详细的高三年教学进度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在开学初就组织备课组成员认真研究XX年福建省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和实验,在备课组活动中我们主要一起共同研究《课程标准》、福建省的毕业班教学建议和教学要求,并制定详细的单元教学设计设计,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互相听课和评课,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目的。

 今年是新课程高考的第二年,有了去年的复习经验,因此复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由于面对的学生不同,学校对老师的要求也更高,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更要认真慎重。我们备课组的高考复习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福建省教学要求》和新考纲确定复习内容来定位,以高中化学新教材为依托,根据不同模块的功能及必、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清晰复习教学思路、步骤、节骤,拟定有效的复习方案,组织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还注意针对所教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尽量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教学用具、模型,实验,多媒体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实验教学,重要的实验让学生重点掌握。我认为理科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知识掌握了多少,而是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问的思考的能力。

 三、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

 为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如到安溪一中参加泉州市高三化学学科的复习指导,听取了苏教版的主编王云生老师有关高三复习的建议,福建教研室主任陈启新老师关于_年福建高考的分析、一线老师介绍复习经验,并听了安溪一中一位年轻老师的公开课等,在培训中与各个兄弟学校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情况,受益匪浅。

 经过一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尖子生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下学期主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实验能力,计算能力等进行训练,使学生有更大的进步,让学生对化学充满信心。

4.高三化学教师个人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高三(10)、(16)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一学期来对高三化学教学有详细的,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1、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准确把握高考的内容和标高,在高考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纵观近几年新课程高考的海南、山东、宁夏、江苏等省市的高考试卷,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同时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并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

 2、精心准备复习资料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由备课组的教师分工负责各个专题,自编复习提纲、巩固练习、单元过关训练、月考试题和模拟测试,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设置有梯度的习题加以强化训练,使高考复习作到有针对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抓好第一阶段的基础复习

 抓好“双基”落实,打好学科基础。这阶段复习主要以《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本教材为线索,课本为基础,《金版新学案》为教辅,进行系统的复习。考纲规定的考点,近几年高考反映的重点考点,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第一阶段复习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头脑中散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将零星的知识“点”梳理成知识“线”,并编织成知识“网”。同时将化学知识提炼升华,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消除知识上的盲点,拓展知识的生长点,达到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目的。

 4、制定第二阶段的复习

 在基础复习过关后进行学科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这阶段我们还是用《XX》第二轮复习资料,以能力带双基,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主。按照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实验、计算七大块设置专题,同时还针对高考重点、热点,针对学生在复习中的薄弱环节设置专题练习,这是查漏补缺、深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4月份,以综合训练和查漏补缺主要形式。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反思,可以深化对知识和问题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反思可以形成思维链,促进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寻找解题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严格纠错,以达到规范、正确解题的目的。在这一阶段,学生的适应性得以加强,这样,学生无论知识性失误还是心理性失误都会大大减小。

 模拟训练阶段为“实战演练”,注重提高应试能力。在此阶段的复习中我们注重训练基本常规题型、热点题型、高考变形题和高考综合模拟,强调知识的直接运用,切实控制好难度,真正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此外,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既坚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减少“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无谓失分。

5.高三化学教师个人总结

这学年我担任高三(1)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随着高考一落幕,我们的工作也就此告一段落。结合今年高考试卷我认真回顾了这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算不上经验,就此谈点自己的心得。

 一、高考试卷分析

 今年的.高考化学试卷考查的内容多为学生熟悉的“老面孔”,有利于学生发挥,但总体上说试题还是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相比省市质检,本次高考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而难度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试题涉及的计算较多、实验较复杂。

 二、高三复习过程总结

 1.一进入高三,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我们备课组参考以往实施新课程高考的各省市的高考试卷,同时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并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先对高三化学教学制定了详细的,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因此一开始我们的复习方向性就把握的很好。

 2.抓好第一阶段的基础复习,抓好“双基”落实,打好学科基础。这阶段复习主要以《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基本教材为线索,《XX》为教辅,进行系统的复习。考纲规定的考点,近几年高考反映的重点考点,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第一阶段复习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的将知识点进行堆积,应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将头脑中散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将零星的知识“点”梳理成知识“线”,并编织成知识“网”。同时还要将化学知识提炼升华,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消除知识上的盲点,拓展知识的生长点,达到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目的。

 3.在基础复习过关后进行学科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这阶段我们还是用《伴我行》第二轮复习资料,以能力带双基,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主。在知识上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适当增加理、化、生三科的综合。可按照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和性质、实验、计算七大块设置专题,同时还针对高考重点、热点,针对学生在复习中的薄弱环节设置专题练习,这是查漏补缺、深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4.5月份,以综合训练和查漏补缺主要形式。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反思,可以深化对知识和问题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反思可以形成思维链,促进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寻找解题的方法和策略。而且要引导学生严格纠错,以达到规范、正确解题的目的。在这一阶段,学生的适应性得以加强,这样,学生无论知识性失误还是心理性失误都会大大减小。

 三、反思

 1.我们使用新教材,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

 2.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的缺乏。新教材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很高,尤其高三还有大型探究实验,由于学校实验条件和课时还达不到新课程改革要求。尽管老师和实验员想尽办法,动足脑筋,但还是遗憾多多。很多很多的实验仪器都是学生在考卷上而不是在实验室认识的,很多很多的实验学生也只能在脑海里演绎它的过程。

 3.对于学生训练量还是要多,但是如果稍许留心一下就可以发现所有的这些题目都只是建立在学生的那本相比起来不能算厚的笔记本的理论知识上面,并且题做到最后每每都能碰到做过不止一遍的题目,这更说明了题目是逃不出一定的理论知识的范畴的。而学生在一味做题的同时却容易渐渐的远离理论知识的本质,钻进本无必要多花心思的题目里面去,结果往往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因此从这方面来讲只重视解题而不重视思路的梳理无疑是化学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缺失。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

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总结

浅谈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质量 建议

 论文摘 要: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对于完成教学目标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有着重要意义。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能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笔者将通过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联系生活,开展情境式教学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于化学实验兴趣点并不高,其主要是因为实验过程和效果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只是为了验证书本上的理论,所以学生兴趣点得不到激发。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多进行联系生活的实验和相关教学策略,就会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并且愿意参加化学实验。在教学目标的意义上说,不仅使得教学任务得以完成,而且更重要是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开展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把书本上的化学知识尽可能的联系实际生活。比如说笔者在讲氢气一课时,我通常会举例公园里面卖的气球为什么能飘起来,是因为里面充进了一定量的氢气。通过对氢气的介绍,可以延伸到日常所用的醋酸与电池表面的金属锌为什么能够制造出氢气,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铺垫了教学情境,更是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通过情景教学模式还可以刺激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发挥,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联系所学实验对教师进行发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拓展思维,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换教学思维,要从以前传统模式下的知识传播者过渡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独立开展化学实验,这样可以大大的发挥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对于一个实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全面,不仅要考虑化学实验的难度,还要考虑到学生们的的知识水平,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笔者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进行小组式实验操作,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分为几个小组,给出几个实验方案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找到合适自己小组的实验,然后分组开展化学实验,在学生们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随意的进行创新性实验,也可以和其他小组进行实验竞赛,这样不仅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而且在讨论过程中也能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也对个人实践能力以及团队配合能力有相应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综合能力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发现,高中学生对于化学试题中的实验设计题一直很头疼,总是不能达到教师的满意效果。分析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是这类题本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较其他题偏大,而且还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这类题一般主要包括气体制造、化学物品提纯、以及各仪器设备的'连接以及相应化学计算等。另一方面,学生平时学习中大多只是看教师的实验操作,或者在完成实验后没有仔细完成实验操作报告,对于出现的现象没有进行思考。要解决学生在学习化学中的此类问题,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化学实验的教学,教师应认识到化学学科与社会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要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把化学试题上的知识放在学生基础知识上来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完成化学实验后,仔细写好实验报告,并且要对于化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进行刻意的指导。然后在下节课堂中对于之前学生所操作的实验进行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以此加深学生实验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们对于化学试题中的实验设计题就不会太陌生,做起来也能得心应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教师应该适当的引导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做到对于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学习质量,目前高考的压力不仅对学生也对老师都产生了很大压力,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应用上还做得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在适当情况下进行相应的调整,努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而非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客观上就要求教师既要把握高中化学课程的要求,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更新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仅仅这几点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未来时间里积极探索、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来促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阮源萍.提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软实力[J]

[2]马洪明.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

;

高中化学说课稿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1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一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潜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用心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决定、思考和分析潜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训练,此刻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资料,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理解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明白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构成用心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务必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十分好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潜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善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取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能够增加教学资料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能够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透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代替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构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透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反应机理。个性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多,资料琐碎,每次讲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回顾上次所讲资料,温故而知新。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还能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代替反应,由于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汽挥发出来,可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化学实验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笔者见有教师作如下改善,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善,实验可见度大,比较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变大,这个实验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因为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也可进行如下改善,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O2使洗涤剂产生超多的泡沫,能够透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决定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改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2。作业布置的反思

 当地学校大都以江苏教育版为新课程版本。预习作业有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复习巩固作业有课本中的“练习与实践”,一专题下来能够做“本专题作业”,这些书本习题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是我们学习的精华,要充分重视,教师还要详细讲解。有些学校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课堂上使用的学案相当好,包括学习目标、已有知识、问题探究、课外习题等小模块。当然最配套的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习题或试卷,题量不要太多,题目要精选,紧扣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兼顾学生差距。

 3。公开课的反思

 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公开课很“成功”,一节课表面上看来条理清楚、精彩圆满,师生配合默契、问答巧妙,学生似乎个个聪明机智,根本不需教师的启发诱导。公开课就应求真务实,多一点本色,少一些粉饰。化学公开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学科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选取适宜教法,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持续敏感而好奇的心灵,要求教师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反思,要求教师选取多种教研方法进行反思。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笔者试做些初步探讨:

 1、教学后记反思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前推荐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反省与检点,并透过文字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对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一般思考容易淡忘,而能把实践经验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典型事例的思考记忆,持之以恒,必能把经验“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构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2、观摩公开课

 透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能够透过听名教师或专家讲课,观看优质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发展点。个性是同事之间互相听课、不内含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透过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在课后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善,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化学教师教学反思潜力的提升。

 3、借鉴他人意见

 “他山之石,能够攻玉”。教师就应透过与同事、同行交流,对教学设计的依据、基本教学过程、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等进行交流,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案例研究法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而展开的故事,是对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在《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课堂教学中,笔者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惊奇,议论纷纷,水能够用来灭火,怎样生火然后引入“这就是我们这天要来学习的金属钠”,学生很想明白钠是怎样的一种物质。接下来透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钠与氧气、水、盐溶液的反应。再透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为什么钠保存在煤油中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实验时为什么钠不能用手直接拿“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钠燃烧起来,能用水扑灭吗剩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透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以学案上的习题巩固和拓展。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必须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2

 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一化学(3至7班共5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兼106班付班主任,兼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化学科组长。现在就高一化学备课组和科组建设中,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詹海东和杨健敏老师、孔毅英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 有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 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总结 篇3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11)、(13)二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按照备课组的要求完成高考第一轮复习。高三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它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重要阶段,抓好了本阶段的教学,也就为以后的综合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就我在第一轮复习教学工作中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抓好化学基本知识的教学是第一轮复习的首要任务

 课本是“根”,在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能脱离课本。有些学生重资料轻课本的思想非常严重,每次上课拿出来的都是资料和试卷,却没有课本,长此以往,就就走入了“舍本逐末”的误区。

 在复习过程中我通过历届高考试题为例,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重视课本基本知识的复习。

  二、重视对规定实验的原理与方法的理解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要应对此种变化,学生一定要对实验的原理掌握清楚,并能对所学实验原理加以应用,能自行设计一些基本实验,用最好的实验方法来完成实验习题。

  三、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好复习的节奏

 我所教的班级一个是平行班一个是重点班,各班的学生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必须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才能找出比较适合自己教学的环节和方法。

 1、分析学生水平,选择合适的练习题,切忌盲目追难、追新、追偏。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对资料上的练习题,千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照单全收,对资料上的练习题总有一些不适合自己学生的习题,如果做了,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成绩,反倒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会打乱自己的复习。因此一定要进行筛选,选取合适我们学生的习题,如果该题确实是“鸡肋”,应勇于舍弃。

 2、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设计好针对性的练习。

 第一轮复习是查找学生基本知识漏洞,巩固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反映出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好对应的练习,以弥补学生们在这些方面的不足,真正达到整体提高。

  四、少讲、精讲、讲透

 第一轮复习的内容多,而时间又紧,在此过程中,老师都有时间太少的感觉,但是又不能马虎从事,一味赶进度,那么,我们就只有注重讲、练题的效益。对重要的知识要讲,但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而应是讲到点子上去,挖出其精髓,达到“一箭封喉”的效果。

 对于典型题更应该讲,主要讲其思路和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使学生融合贯通,能举一反三,让其以后碰到类似题时能迅速地解决。

  五、注重习题的选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做习题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陷入“题海”,一定要注重质量和效果。这样对我们老师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无形之中就增大了备课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以基础题训练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解题习惯。在这方面,我们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如:差题法、过量问题分析法、极端设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守恒法等),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其次,用翻新题进行训练,以求学生真懂,帮其克服思维定势。很多同学在做题时经常会联系以前做过的习题,结果陷入误区,出现错误的解法。因此,我们老师在讲解过一种类型的题后,一定要花点心思,对其进行加工改造,设计出一些变化题让学生做,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

 第三,适当地安排具有适当难度、综合性强的习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一定的新奇感。但这并不是一味地寻求难、怪、偏,而应该是选择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完全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正如是“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苹果”,否则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毕竟高考不是难倒学生,只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种面对全体学生的检测形式,是招收多数学生进入高校学习。

 最后,一定要求学生及时纠错,对错误的习题要分析清楚原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真正做到“对了的以后会做,错了的以后不再错”。总之,习题不要多,一味求多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滋生学生的厌烦情绪。

  六、加强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

 老师可针对具体学生的不同实情,传授不同的秘密武器,只要能消灭“敌人”就是好方法。同时要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对所学知识、方法、技巧进行“过**”,根据记忆的规律性,定期对所学知识加以回顾,无疑也是一种较好方法,“温故而知新”。

 做为一名教师,我秉承自己一贯做事的原则——认真、负责。做为备课组长凡是要求备课组成员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无论是备课、钻研教材、教研讨论、选题、出试题我都能以身作则,所以本学期大家一起工作很舒心,效率也很高。

有关高中化学说课稿范文集锦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学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1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部颁发的>的指导下,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节选自全日制普高教科书>第二册第二章,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碳族元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认识硅的晶体结构.性质和用途.联系C的知识来学习硅的新知识.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改精神.新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a.理解并掌握晶体微粒种类及其相互作用力与晶体类型的关系,晶体类型与晶体主要物理性质的关系

 b.掌握理论知识指导学习硅元素性质知识的方法

 c.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会将平面图想象成为空间结构,又能将空间结构表示在平面图上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具备有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同时都有一定乐于展示自我.在本节课的概念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与乏味感.

 由于理论性较强.用互动式教学 理论性较强,用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程,我准备请同学在课前对景德镇陶瓷.秦始皇兵马俑等作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上早请同学作介绍后,我将给他们较为具体的去陈述中国陶器的历史.从而引出现实生活中的含硅的性质.

 2.丰富知识的外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阅读课本,并请学生归纳课本内容并回答

 提问如"谁知道硅在地壳中的含量?""谁知道硅在宇宙范围内的含量?""硅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

 3.借助于多媒体向同学们看晶体彩图

 从晶体的外在结构引入硅的结构及其硅晶体结构平面

 再展示金刚石晶体球棍模型

 通过对比金刚石晶体与晶体的结构分析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再推出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通过讨论晶体硅.金刚石.二氧化碳.碳化硅四种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

 再比较它们的化学键,对它们物理性质的影响因素

 利用判断题,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模糊点

 4.指导学生归纳本章本节的内容

 归纳.总结.及时巩固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学生掌握并及时解决可能留下的问题.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 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问题2:如何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呢?从而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开展组内讨论,提出预设。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点(写电离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的特点,推导出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写出NaOH、KOH、B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 + OH-

 KOH=K+ + OH-

 Ba(OH)2 = Ba2+ + 2OH-

 学生通过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着进行探究学习,请学生写出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 + SO42-

 KNO3=K+ + NO3-

 NH4Cl=NH4+ + Cl-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盐的定义,即,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三)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言,自主概括本节课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需要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知道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4题

 2.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钠溶液 (2)氯化铁溶液 (3)硫酸铝溶液(4)氢氧化钡溶液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本节课作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 第 章,第 节,第

 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

 ,本节课的学习为

 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

 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xx

 2、xx

 过程与方法目标:

 1、xx

 2、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抽象、联想、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2、从生活出发学化学,体验化学对生活、生产及科技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xx

 难点是:xx

  四、教法

 结合本节知识的特点,我用的教学模式,并借助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我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展开学习活动,结合实验、层层深入、多层次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并使知识的学习系统化。

  五、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是目的。因此,教师要启发、引导、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本节课,学生通过“问题情景—实验探究—质疑讨论—f分析推理—整合运用”的学习方法。此外结合反馈补救法,通过学生的习题检测,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每一位学生”。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新课引入。“导入旧概念,提出新问题。”

 第二环节:新课学习,全民总动员。

 首先:xx

 其次:xx

 再次:xx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实验探究得出本节课的重要结论,并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回顾,使学生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侧重点,最后布置相应的习题,来巩固本节课的所学内容。

 总之,本节课我是根据高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本节知识的特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用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类比法、分组讨论法以及学生自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实验演示、多媒体动画等教学手段,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地位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了解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并掌握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着重强调取代反应。

 (3)通过对物质立体构形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环境、能源等问题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难点:主要是学生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具体体现在如何将甲烷和烷烃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

  二、学生分析

 关于甲烷,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教材在介绍这些知识时,非常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另外,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结构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学生将会产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错误认识。而对分子的立体结构的认识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的了解,并最终影响他们对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了解和学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对有机物分子有个真正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索法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仅注意观察,同时还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2、多媒体教学法

 由于甲烷分子的正四体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机理很抽象,对初学有机物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故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动画进行直观分析,辅以直观教具(模型、折纸)克服了理解上的抽象性,化解了难点。实验录像的播放有助于全体学生观看到实验现象。

 3、本节课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设计

 1、引入

 通过一段生活录像引入,从日常实际生活出发,使学生初步了解有机物,复习通过燃烧产物来确定所含元素的实验,进入最简单的烃——甲烷的学习

 2、探索甲烷的结构

 [课堂探究练习1]已知甲烷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质量分数c%=75%,H%=25%。请同学们推出甲烷的化学式。

 [课堂探究练习2]画出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甲烷分子的结构,空间构型又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由于学生在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知识的局限性,因此在学习甲烷分子的结构时,首先在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教材,并要求学生做实践活动,即自己动手制作甲烷分子的结构模型,然后课堂上再拿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使学生在对比之中,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3、实验探究化学性质

 在学生解甲烷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甲烷的化学性质上。回应前面所讲的“结构决定性质”,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结构理解甲烷的有关化学性质:

 (1)甲烷的可燃性决定了它有什么用途呢?有什么优点呢?写反应方程式,介绍爆炸极限问题,以甲烷作能源为例讲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渗透环保、能源问题。关心社会,并让学生思考矿井生产为了避免瓦斯爆炸应该取的安全措施是什么?介绍新农村沼气池情况。可以补充演示甲烷通入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反应类型,对于实验的处理,由于教材上演示实验现象不利于后排学生观察,播放实验录

 像:(]取代反应实验: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将甲烷和氯气依次收集在100ml的量筒中,其中甲烷20ml,氯气80ml,光照。)在实验的基础上,先使学生有一个甲烷分子中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取代的印象,然后再通过给出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几步方程式,向学生说明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不仅一个能够被取代,而且全部可以被取代,进而讲清取代反应的确切涵义。结合球棍模型和电脑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通过电脑模拟,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生学习兴趣大,对取代反应的实质的理解也更深刻,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反复播放。明确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区别。

 (3)简介甲烷的热分解反应,结合性质总结甲烷的用途。

 4、练习巩固

 利用多媒体投影练习内容,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及时进行点评。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的第一部分------过氧化钠〔打开课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的同时打开课件这个按钮〕

 钠的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钠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通过过氧化钠强氧化性的学习还能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钠的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钠等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这句话的同时打开相应按钮〕

 根据素质教育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有:

 ①知识技能目标:知道Na2O,Na2O2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力方法目标:通过Na2O2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以及相关补充实验,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③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说这名话时打开课件对应的按钮〕

 重点: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过氧化钠的性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说这句话时按课件对应的按钮(教法按一次,学法接着再按一次)〕

 教法:关于本节过氧化钠的教学,我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结论。然后通过结论总结过氧化钠应具有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在亲自实践中,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教师的启发诱导,运用贮存在自己头脑里的知识,来认识对它们来说是未知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见解.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达到发展学生智能和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五、授课程序〔按授课程序的按钮〕

 第一部分:情景创设〔点情景创设的按钮〕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以极高的兴趣进入课堂,用引入法。

 问:图中消防员正在救火,想想常什么来灭火?(水,二氧化碳)

 其实水,二氧化碳不仅可以灭火,其实还能“点火”,接着指导学生做第一个探究实验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活动

 1、探究实验一:〔点探究一按钮〕Na2O2与H2O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

 让学生取一个石棉网,在上面放一个蘸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水

 现象:脱脂棉着火了

 设疑:为什么脱脂棉着了?探究一下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相关内容。

 (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达到了脱脂棉的着火点,所以能燃烧。)

 2、探究实验二:〔点探究二按钮〕Na2O2与H2O反应生成物的探究

 指导学生动手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着了(有氧气生成)

 反应后溶液稀释能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有碱生成)

 及时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相关内容。(生成的气体为O2,溶液呈碱性,显然是NaOH溶液。即:2Na2O2+2H2O=4NaOH+ O2↑)

 3、探究实验三:〔点探究三按钮〕Na2O2与H2O反应后所得混合液具有漂白性的探究

 指导学生动手做:将水注入到盛有1g Na2O2的试管里,制成溶液,并将溶液分装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向其中两支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观察较长时间也不裉色,而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且半分钟内裉色。

 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相关内容。(1、石蕊分子比酚酞分子稳定。 2、其溶液有漂白性。)

 4、探究实验四:〔点探究四按钮〕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指导学生: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用坩埚钳夹取

 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上部

 现象: 脱脂棉燃烧

 填写“探究实验报告”。(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且反应放热,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第三部分:创新应用

 1、创新应用一:〔点创新一按钮〕

 探讨如何设计用过氧化钠与水制氧气

 指导思考:“固+液 气体”

 探讨交流:展示各自的设计。

 2、创新应用二:〔点创新二按钮〕

 金属钠着火怎么办?Na2O2应怎样保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指导恩考:结构-性质-保存、应用

 回答交流:金属钠着为主要生成过氧化钠,所以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来灭火,得用砂子盖灭;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得密封保存;过氧化钠主要可以应用于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及航天飞行时的供氧剂

 第四部分:归纳小结〔点归纳小结按钮〕

 列表对比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相关性质

 第五部分:布置作业

 自已设计针对本课对应练习题

 备注:

 1. 本节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既定的实验,观察现象,探究原因,获取新知识。

 2. 说课之前自己对本节课的思路一定明确,说白了就是把你的这个明确的思路说给评委听。所以必需层次分明,并不是内容越多越好,知识越深越好。不是给学生上课,课件内容应该不用动画效果。(不是做不出来)

 3. 参加比赛要想获奖,必须有你独特的东西,比如本节的独到之处就是:让学生探究式的学习知识。这一特点必须在说课中体现出来

 4. 所说的话一定不能罗嗦,不能像上课怕学生听不懂就多重复几遍

 5. 本说课稿黑色字是主体内容,蓝色斜体字是主标题,粗黑体字是分标题,淡紫色字是告诉你什么时候打开按钮,红色字是《探究实验报告》应填的部分内容。

 6. 本节的作业设计和《探究实验报告单》没做详细设计,根据使用者自身理解来设计

 7. 如需把本说课稿打印交给评委,需删除相关内容。

 8. 正式参赛前必须反复试说,在办公室说给同事听,说完一起讨论,回家自己拿表看好时间说,如果做不到连说三遍前后不差1分钟,就是你的说课还有随意性,一些话还得重新措词,还得继续练习。〔我的实际心得〕

 9. 最后说明一下,本节课件和说课稿的版权归我(真的花了我不少心血,主要在于设计思路),只授权你(程慧敏)使用,不得转载与收费性网站上,希望能理解知识劳动者的辛苦。

 10.按作者的设计思路来说课作者自己很有把握是一篇好说课稿,但如果没有获奖,费用就免了吧,为同行服务了 :)

;